[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玻璃隔热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1355.3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4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林;刘鲸;朱加尖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博光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27/36;B32B27/06;B32B9/04;B32B15/09;B32B7/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玻璃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静电玻璃隔热膜。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玻璃和汽车玻璃塑料薄膜有各式各样,有单纯为了安全目的而粘贴于玻璃和汽车玻璃上的无色透明防爆膜;有各种颜色(例如咖啡色、浅兰色)能起到遮光、防爆的汽车玻璃膜,这些汽车玻璃膜虽然对解决上述存在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不尽人意,主要是在透视率、隔热效果和防爆能力这三大性能上。透视率不够好则会影响玻璃内面人员尤其是汽车驾驶员的视线;隔热效果差则玻璃内面和汽车内仍会感到热和有空调的场所和车辆会浪费动力及能源;玻璃膜基材的介电常数小,属于非导体,绝缘性能较高,因此,静电的产生是不能避免的。所以,尽量提高玻璃膜尤其是汽车玻璃膜的透视率和抗静电能力是玻璃膜尤其是汽车玻璃膜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静电玻璃隔热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静电玻璃隔热膜,从上而下依次包括:防静电层、防刮伤层、第一基材层、合成胶层、镀膜层、第二基材层、安装胶层、防粘层和保护膜,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为染色聚酯薄膜。
进一步地,镀膜层为金属层或金属化合物层或它们的组合材料层。
进一步地,金属层为镍、金、钛、银、铝及其合金镀层,金属化合物层为氮化钛、氧化钛、氧化锌或氧化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镀膜层上下表面分别粘贴有基材层,既可以反射和阻隔太阳光线和可见光的红外线,隔热效果显著,又能更好的保护镀膜层,防止其氧化,提高了产品的寿命,从而可适用于要求更高的场所;抗刮伤层和抗静电剂涂层相邻组合使用,既避免了硬物刮伤或刮穿,又大大降低了吸附灰尘和杂质的几率,从而有效避免了静电引起的严重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防静电层,2.防刮伤层,3.第一基材层,4.合成胶层,5.镀膜层,6.第二基材层,7.安装胶层,8.防粘层,9.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静电玻璃隔热膜,从上而下依次包括:防静电层1、防刮伤层2、第一基材层3、合成胶层4、镀膜层5、第二基材层6、安装胶层7、防粘层8和保护膜9,第一基材层3和第二基材层6为染色聚酯薄膜。
镀膜层5为金属层或金属化合物层或它们的组合材料层,金属层为镍、金、钛、银、铝及其合金镀层,金属化合物层为氮化钛、氧化钛、氧化锌或氧化锡。
聚酯薄膜具有很好的韧性和抗撕裂性,能阻止外力冲击、具有很好的防爆效果。金属镀层主要起反射红外线和一定的可见光的作用,即主要起隔热和窗外不易透视的作用;化合物镀层一方面降低内反射,增加窗内透视性,另一方面进一步阻隔红外线,起到辅助隔热作用。
镀膜层5设置在第一基材层3和第二基材层6之间,无论是贴合时,还是使用过程中,均不会刮伤或磨损镀膜层5;第一基材层3外设置一层防刮伤层2,避免因意外对第一基材层3的刮伤,从而引起镀膜层5的氧化。
隔热贴膜的最外层设置为防静电层1,大大降低了吸附灰尘和杂质的几率,从而有效避免了静电引起的严重损失;安装胶层7为与玻璃等材料贴合之用,揭开涂覆有防粘层8的保护膜9即可直接使用,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博光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博光薄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1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开关装置
- 下一篇:PDF光纤与普通光纤的对接工装及对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