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听骨链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80652.6 | 申请日: | 2013-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3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田广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A61F2/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 |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听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移植到体内的假体,具体涉及能移植到耳内的人工听骨链。
背景技术
听骨链是中耳传音系统的主要结构。人耳内的听骨链位于中耳内,由锤骨、砧骨和镫骨依次连接组成。在正常的听觉系统中,由耳廓采集外部空气压强的波动信号经外耳道传递到鼓膜上,使鼓膜产生机械振动,该振动传递到与鼓膜贴在一起的锤骨上,经听骨链传入耳蜗,再由耳蜗内淋巴液与基底膜的耦合以及外毛细胞的放大,最后由内毛细胞将输入的机械能变换为神经脉冲传送给听觉神经,进而产生声音。临床上,传导性听力损伤大部分是由于听骨链中某一听小骨损坏或全部损坏而造成声音的传输障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广大医务人员研制出各种各样的听骨。授权公告号为CN 201160920Y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部分钛听骨,该部分钛听骨由听盘、柱体和镫骨关节凹(也有称之为镫骨夹的)组成,所述的柱体的一头与听盘连成一体,另一头与镫骨关节凹连成一体。实际上,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方案相当于听骨链中的锤骨和砧骨,当所述的镫骨关节凹卡在镫骨脚上时,所述的部分钛听骨即相当于一根一头铰接在镫骨脚上悬臂杆,因此所述的听盘在中耳腔内的摆动幅度难免过大,明显会影响患者的听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脱位、脱出、损伤内耳危险。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听骨链,该听骨链不仅具有良好的传声效果,稳定性好,可显著提升手术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人工听骨链,人工听骨链包括人工锤骨、人工砧骨和人工镫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吊支架,该悬吊支架为U字形,且其底部反向拱起,形成一Ω形卡;所述的Ω形卡套在所述人工锤骨的锤头下方锤柄的颈部。
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案中的悬吊支架可采用钻孔锚定的方法锚固在中耳的上鼓室内侧壁上,因此为了避免所述悬吊支架的两侧杆在锚固孔内滑脱,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的U字形的悬吊支架的两侧杆的端头为球头,该球头的直径大于所述侧杆的直径。
由于人工听骨链是一种假体,它不具有人体听骨链上的各种韧带,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现有人工听骨链的基础上增设了U字形的悬吊支架,利用其底部反向拱起所形成的Ω形卡套在人工锤骨的锤头下方锤柄的颈部,从而既很好地限制人工锤骨上听盘的摆动幅度,又能防止人工镫骨在镫骨头或镫骨底板上脱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工听骨链不但传声效果优越,而且稳定性好。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案中的Ω形卡是套在人工锤骨的锤头下方锤柄的颈部的,因此所述的悬吊支架可在锤柄的颈部360°转动,使得医生在耳道内选择锚固点变得十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人工听骨链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仰视图,图3为左视图。
图4为图1~3所示实施例中悬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立体放大图)。
图5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整个人工听骨链由人工锤骨1、人工砧骨2、人工镫骨3和悬吊支架4连接组成,其中各部件的结构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所述。
参见图1~3,人工锤骨1由听盘1-1、锤柄1-2和锤头1-3连接组成,其中,听盘1-1由环形圈以及设在环形圈内的十字架构成;锤柄1-2由听盘1-1的边缘向右上方延伸形成(见图1);锤头1-3为球形并设在锤柄1-2的末端。
参见图1~3,人工砧骨2由锤柄1-2颈部的下方向左下方延伸,在接近听盘1-1后部时(见图1和图2)向上弯曲翘起,末端设有镫骨的骨臼2-1,该骨臼2-1为向一起抱拢的爪状结构。
参见图1~3,人工镫骨3具有椭圆形的镫骨底板3-1,其背面设有Y形的镫骨脚3-2,镫骨脚末端为与骨臼2-1相匹配的球头。
参见图4并结合图1~3,悬吊支架4为U字形,其底部反向拱起,形成一Ω形卡4-1,该Ω形卡4-1套在锤头1-3下方锤柄1-2的颈部;悬吊支架4的两侧杆4-2的端头为球头4-3,该球头4-3的直径大于侧杆4-2的直径。
参见图5,手术中将整个人工听骨链5在中耳鼓室6中摆位好后,先采用钻孔锚定的方法将悬吊支架4锚固在中耳鼓室6的上鼓室内侧壁7上,再将人工锤骨的锤头1-3下方锤柄1-2的颈部卡入Ω形卡4-1内,然后使听盘1-1贴于鼓膜8上,镫骨底板3-1贴于镫骨足板9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06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轴联动数控转台
- 下一篇:一种数码相框的支撑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