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包油系乳化液治理有机废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0442.7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征;曾苏;贾志博;王皖蒙;许珂;李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博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包油系 乳化 治理 有机 废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包油系乳化液治理有机废气的装置,属于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对农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十二五”规划将建立全国范围的大气环境监测。有机废气是工业废气中最难治理气体之一,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各种有机物废气,主要包括各种烃类、醇类、醛类、酸类、酮类和胺类等,有机废气会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能给人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和器官造成暂时性和永久性病变,危害人体健康。对易溶于水的有机废水通常采用常规治理方法,如吸收、冷凝、吸附等;而对难溶于水的有机废水,目前治理工艺复杂、投资成本高,且治理效率不太理想。
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理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其中活性碳吸附应用最为广泛,但它存在不耐高温、在湿润的条件下不能保持很好的吸附能力、易燃、成本高和二次污染等的缺点。
吸收法是一种发展较早、工艺成熟、应用范围广的化工分离操作,能在消除气态污染物同时对污染物进行回收利用,是常用大气治理技术之一。吸收法吸收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吸收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包油系乳化液治理有机废气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包油系乳化液治理有机废气的装置,包括顺序相接的填料吸收塔、水包油系乳化液循环喷淋装置和油水分离器。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填料吸收塔及水包油系乳化液循环喷淋装置利用水包油系乳化液可高效去除有机废气中的油相和粉尘颗粒物,并通过油水分离器分离出液相和油相,从而循环利用液相中的水包油系乳化液和回收油相,大大降低水体等资源消耗;乳化液作为一种吸收剂,表面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能使互不相溶的两相(如油与水)相互混溶,并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从而改变原有的物理状态,而吸收了有机废气中油相的乳化液,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对有机废气中油相的吸收效率可大幅提高,最大化地去除有机废气中的油相。
上述乳化液喷淋装置包含乳化液箱、液位控制器。
为了提高装置的净化力,上述还包括串联在一起的集气罩和集气总管,集气总管与填料吸收塔相连通。
为了保证乳化液的治理效果,还包括与水包油系乳化液循环喷淋装置相连通的除沫器。
上述的除沫器主要用于抑制乳化液吸收有机废气所产生的少量泡沫,保证水包油系乳化液的去除效率,其原理是利用反乳化-消泡作用,在某些需要破乳和消泡过程中加入相反作用的乳化剂,以破坏乳化液的平衡,从而抑制泡沫的产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净化力,还包括与除沫器相连通的活性炭吸附装置。
为了方便治理后气体的排放,还包括与活性炭吸附装置相连的引风机。
上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也可不设,当不设时,引风机与除沫器相连。
上述的水包油系乳化液治理有机废气的装置治理有机废气的方法,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A、有机废气依次经填料吸收塔和水包油系乳化液循环喷淋装置;
B、喷淋装置所得的液体经过油水分离器分离得液相和油相;
C、步骤B中所得的液相进入喷淋装置循环使用;
D、步骤B中所得的油相回收利用。
上述回收利用,包括回收提纯、直接用作溶剂油或用作燃料油等。
水包油系乳化液循环喷淋装置中所用乳化液可以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以和非离子型。
为了提高治理的效率,水包油系乳化液循环喷淋装置中所用乳化液为质量浓度为1-10%的水包油系乳化液。
上述乳化液指乳化剂的溶液。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采用上述乳化液,可使憎水性有机废气的油相在水中增溶65%以上,能有效去除有机废气中的难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5%)的油相。
为了提高乳化液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治理的效率,所述水包油乳化液所用的乳化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原料中壬基酚与环氧乙烷的质量比为1:2。
为了提高治理的效率,乳化液吸收有机废气的温度为15~50℃,气液比为1000~10000Nm3/m3。申请人经研究发现,在此条件下,治理效果达到最佳,去除效率达96%以上。
本实用新型未特别说明的技术均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博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博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0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光除臭吸风系统
- 下一篇:电袋复合式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