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理的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9480.0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周佰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河马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清理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查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检查井。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用在建筑小区(居住区、公共建筑区、厂区等)范围内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外径不大于800mm、埋设深度不大于6m,一般设在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等,为了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或下井操作的检查用的塑料一体注塑而成或者砖砌成的井状构筑物。
检查井由于埋设在地下,时间久了需要对其沉降室进行清理,清理工作一般是工作人员下井进行操作,环境恶劣,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便于井下工作人员的操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检查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清理的检查井,包括检查井井座、井筒和固定在井筒内的爬梯,所述的井筒呈圆柱形固定在检查井井座的上方,检查井井座的侧面至少开设有2个排水管道接口,检查井井座的底部还具有沉降室,所述的沉降室的底部还设置有集污盆,集污盆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对称的把手,所述的集污盆底部开设有圆孔,集污盆内设置有用于盖住圆孔的盖板,盖板与圆孔的一侧铰接,所述的盖板外圈略大于圆孔的外圈。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集污盆的外圈与沉降室的内圈相靠近。
为了不妨碍排水管道内的水流流淌,所述的集污盆的高度不高于沉降室的高度。
为了保证上提的平稳性,所述的把手为两个,对称分布在集污盆上端口的同一径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清理的检查井,通过在检查井的沉降室的底部设置集污盆,清理时将集污盆吊起,拿出清倒即可,另外集污盆底部的设计可以便于集污盆清倒后下放至沉降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理的检查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理的检查井集污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查井井座,2、井筒,3、爬梯,4、排水管道接口,5、沉降室,6、集污盆,6-1、把手,7、圆孔,8、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检查井井座1、井筒2和固定在井筒2内的爬梯3,所述的井筒2呈圆柱形固定在检查井井座1的上方,检查井井座1的侧面至少开设有2个排水管道接口4,检查井井座1的底部还具有沉降室5,所述的沉降室5的底部还设置有集污盆6,集污盆6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对称的把手6-1,集污盆6底部开设有圆孔7,集污盆6内设置有用于盖住圆孔7的盖板8,盖板8与圆孔7的一侧铰接,盖板8外圈略大于圆孔7的外圈。集污盆6的外圈与沉降室5的内圈相靠近。集污盆6的高度不高于沉降室5的高度。把手6-1为两个,对称分布在集污盆6上端口的同一径向上。盖板8与圆孔7的接触处还可以增加密封圈,提高密封性。
当集污盆6需要清倒时,可以通过吊绳挂钩在把手6-1上,提升出集污盆6,进行清理更换,操作方便快捷。集污盆6清倒后在下方过程中,底部遇到排水管道中的水时,盖板8会被顶起,水流进入集污盆6中,便于集污盆6沉降至沉降室5底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河马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河马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9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