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绒棉籽残绒刷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9151.6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3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新光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B1/02 | 分类号: | D01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3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籽 残绒刷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籽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脱绒棉籽残绒刷绒机,属于棉籽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产棉区,2012年种植面积突破2500万亩,棉花总产量约36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50%以上。轧花行业可为制油行业提供制油棉籽500余万吨。棉籽制油行业脱绒,普遍采用锯齿剥绒机剥三道绒,之后,其光籽残绒率3.5%--5%之间,主要集中于珠孔端,绒长小于2mm。剥绒锯片在连续工作24小时左右就要拆卸并在专门机器上铣锉一次,锯片损耗较大,且费工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脱绒棉籽残绒刷绒机,针对在第二道或第三道锯齿剥绒机之后的棉籽残绒,进行再清理、刷绒、回收,之后,光籽残绒率在1%--2%之间,主要集中在棉籽胚处,同比短绒回收率提高1.5%—2.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脱绒棉籽残绒刷绒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筛筒,所述筛筒内设有刷辊,所述机体侧面设有操作门,所述的操作门与机体之间通过密封条密封,所述操作门设有观察窗和调风门,通过观察窗监视刷绒及吸风吸绒状况,及时便捷调整操作门下部的调风门,使其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筛筒为由四片圆弧构成的圆筒,四片圆弧彼此间折边处螺栓螺母连接,上下均套入机架法兰,形成组合式筛筒,牢固可靠、刚度大、耐磨损、便于拆装,圆筒厚度3mm,且均布3mm宽、10mm中心距长的腰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底部设有压力门出料口,通过调整压力门压砣位置,保证出料过程在出料口料厚,密闭进风,使得吸绒风量保证从调风门进入。
进一步地,所述刷辊顶部设有进料甩料盘,使得通过进料口进入的棉籽均匀且沿切线方向进入刷绒区域,提高刷绒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针对在第二道或第三道锯齿剥绒机之后的棉籽残绒,进行再清理、刷绒、回收,光籽残绒率在1%--2%之间,主要集中在棉籽胚处,同比短绒回收率提高1.5%—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 2、筛筒 3、主轴 4、左右旋螺纹套筒轴 5、撑杆(连架杆) 6、刷辊 7、钢丝刷 8、调隙杆插孔 9、回料甩盘 10、压板螺丝 11、观察窗 12、调风门 13、压力门出料口 14、进料甩盘 15、操作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脱绒棉籽残绒刷绒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内设有筛筒2,所述筛筒2内设有主轴3,主轴3与电机传动相连,所述主轴3外侧设有左右旋螺纹套筒轴4,所述套筒轴4通过撑杆(连架杆)5与外侧的钢丝刷7铰接相连,六组四连杆钢丝刷形成刷辊6;所述机体1侧面设有操作门15,所述操作门15通过压板螺丝10固定在所述机体1上,并设有密封条,通过手动压板螺丝旋入机架法兰便于拆装;所述操作门15设有观察窗11和调风门12,通过观察窗11监视刷绒及吸风吸绒状况,及时便捷调整操作门下部的调风门12,使其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另外,所述筛筒2由四片圆弧构成的圆筒,四片圆弧彼此间折边处螺栓螺母连接,上下均套入机架法兰,形成组合式筛筒,牢固可靠、刚度大、耐磨损、便于拆装,圆筒厚度3mm,且均布3mm宽、10mm中心距长的腰形孔。所述机体1底部设有压力门出料口13,通过调整压力门压砣位置,保证出料过程在出料口料厚,密闭进风,使得吸绒风量保证从调风门进入。所述刷辊顶部设有进料甩料盘14,使得通过进料口进入的棉籽均匀且沿切线方向进入刷绒区域,提高刷绒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新光油脂有限公司,未经新疆新光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9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织机涤纶线整形结构
- 下一篇:调节压力合成增塑剂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