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空挤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8833.5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7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于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口市五杰塑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96/20 | 分类号: | A47B96/20;B26F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挤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空挤塑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家具通常是通过实木板材相互拼接而成,这样的家具不但造价昂贵,而且自重较大,不便搬运和组装。而为了降低家具侧板的重量和造价,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中空挤塑板材,如塑钢板、木塑板等,这类中空挤塑板由两端的面板和两面板之间间隔排布的竖筋构成,而这类中空挤塑板的面板厚度尺寸较小,以使紧固件不能可靠的连接在这类中空挤塑板的面板上,从而使中空挤塑板的相互连接问题成为了中空挤塑板家具组装的关键因素,本公司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中空挤塑板连接结构,见优先权号为30133009826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如图1至图7所示,该中空挤塑板连接结构所适用的家具包括侧山板1和垂直固定在侧山板1上的顶板2、底板3和背板4,其中侧山板1为第一中空挤塑板,第一中空挤塑板内粘接固定有处于相邻两竖筋之间的第一固定块5,第一固定块5上开设有与第一中空挤塑板的面板上开设的第一面板穿孔6连通的第一面连接孔7;在顶板2、底板3和背板4为第二中空挤塑板,顶板2和底板3的侧面穿孔处于其侧面的相邻两竖筋间,背板4的侧面穿孔开设在其侧面位置处的竖筋上,而第二中空挤塑板的侧面穿孔内穿设有第二固定块8,第二固定块8上开设有与第二中空挤塑板的侧面穿孔9贯通的侧连接孔10、与第二中空挤塑板的第二面板穿孔11的第二面连接孔12,且第二面连接孔12和侧面连接孔连通,在使用时,将三合一丝杆13的螺杆部分旋装固连在第一固定块5的第一面连接孔7内,三合一丝杆13的头部插装在第二固定块8的侧面连接孔内,并在第二固定块8的第二面连接孔12内紧装配与三合一丝杆13的头部配合的三合一偏心轮14,以通过三合一偏心轮14将三合一丝杆13的头部锁定在第二固定块8内,使得三合一组件将第一、二固定块固连在一起,再通过三合一组件、第一固定块5和第二固定块8构成可拆连接装置将第一、二中空挤塑板固连在一起,但是因现有的中空挤塑板中相邻竖筋间的竖筋间隔尺寸和各竖筋的竖筋厚度尺寸一般不是定值,也就是中空挤塑板的各竖筋在竖筋厚度方向分布不均匀,两面板穿孔之间的间距不是定值,所以在中空挤塑板上开设相应面板穿孔时,每钻一个面板穿孔都需要对钻机的钻头重新定位,而无法将现有市场上技术已成熟的钻头中心距尺寸为定值的木工排钻应用于在不破坏竖筋的情况下钻出相应的面板穿孔,从而造成了中空挤塑板的钻孔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并加大了中空挤塑板的钻孔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通过木工排钻在面板开设面板穿孔的中空挤塑板。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挤塑板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空挤塑板,包括两端的面板和夹设于两面板之间的相互平行设置的竖筋,所述竖筋有三个以上、并在竖筋的厚度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各竖筋具有设定为定值的厚度尺寸,相邻两竖筋的相对侧面之间留有设定为定值的供木工排钻的钻头穿过的竖筋间距尺寸,所述竖筋间距尺寸与竖筋厚度尺寸之和的整数倍被设定为与相适配的木工排钻的相邻两钻头的中心距尺寸相等、以用于使竖筋避开适配木工排钻的钻头的定值。
所述竖筋间距尺寸与竖筋厚度尺寸之和为16mm,所述竖筋间距尺寸与竖筋厚度尺寸之和的两倍为用于与标准木工排钻的中心距尺寸:32mm相等的定值,
所述竖筋间距尺寸为15mm,所述竖筋厚度为1mm。
所述中空挤塑板内固连有封堵所述面板穿孔的面固定块,所述面固定块上开设有与所述面板穿孔同轴连通或贯通的面连接孔。
所述各竖筋中处于中空挤塑板侧面竖筋为侧面竖筋,所述侧面竖筋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沿竖筋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侧面穿孔。
所述中空挤塑板内固连有封堵所述侧面穿孔的侧固定块,所述侧固定块上开设有与所述侧面穿孔同轴连通或贯通的侧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口市五杰塑钢有限公司,未经周口市五杰塑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8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