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浓缩机底流泵入口管道除渣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1467.0 | 申请日: | 2013-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4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杨;孙长胜;何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1 | 分类号: | B01D29/01;B01D35/0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 机底流泵 入口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厂的除渣箱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浓缩机底流泵入口管道除渣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大选矿厂的除渣箱一般采用的结构是:钢板焊接,中间是篦子,其作用是预防杂物进入泵体内;入口、出口与管道焊接,上盖是法兰结构。除渣箱的主要作用是预防渣浆泵泵体进异物。
目前使用的除渣箱的缺点:一是使用周期短,焊口部位经常因矿浆磨损渗漏,维修处理时间长。二是上盖采用法兰结构,岗位工人为了清理杂物,需要经常打开上盖,非常费事、耗费时间也较长。为不影响生产,减少故障率,必须设计一种来矿除渣箱,避免现有除渣箱的缺陷,避免因除渣箱渗漏造成的重大设备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缩机底流泵入口管道除渣箱,避免原有除渣箱的一些缺陷,做到使用周期长,耐磨损,开关操作方便,避免因除渣箱渗漏造成的重大设备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浓缩机底流泵入口管道除渣箱,其特征在于由设置有入口、出口和除渣口的箱体,设置在此箱体内壁上的碳化硅耐磨层,设置在此箱体内的篦子,与此箱体的除渣口相连接的上盖所组成,所述的篦子倾斜设置在所述的箱体内,将所述的箱体分成为相互隔离的两部分,所述的上盖为可翻转型上盖,由上盖本体,与此上盖本体相连接的压紧丝杠所组成,此上盖本体的一端与设置在除渣口上的铰接座相铰接,上盖本体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除渣口另一端上的销轴座相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浓缩机底流泵入口管道除渣箱具有下列优点:
1)在除渣箱内侧安装碳化硅耐磨层,使用周期在2年以上;
2)将除渣箱上盖设计成丝杠压紧结构,方便岗位工人操作,只要将丝杠松开后,拔出销轴,将上盖翻转,即可清透除渣箱内的杂物。清透完除渣箱之后将上盖对正压紧即可;
3)避免因除渣箱磨损渗漏造成淹泵站的重大事故。如果发生一次淹泵站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达到几千万元。
附图说明
图1浓缩机除渣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浓缩机底流泵入口管道除渣箱,其特征在于由设置有入口1、出口10和除渣口6的箱体2,设置在此箱体2内壁上的碳化硅耐磨层9,设置在此箱体2内的篦子11,与此箱体2的除渣口6相连接的上盖所组成。
所述的篦子11倾斜设置在所述的箱体2内,将所述的箱体分成为相互隔离的两部分。
所述的上盖为可翻转型上盖,由上盖本体5,与此上盖本体5相连接的压紧丝杠4所组成,此上盖本体5的一端与设置在除渣口6上的铰接座3相铰接,上盖本体5的另一端通过销轴7与除渣口6另一端上的销轴座8相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箱体2的入口1通过法兰来料管道相连接,箱体2的出口10通过法兰与出料管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浓缩机底流泵入口管道除渣箱具有下列优点:
在除渣箱内侧安装碳化硅耐磨层,20mm厚的碳化硅耐磨层的使用周期在2年以上。
除渣箱上盖设计成丝杠压紧结构方便岗位操作,将丝杠松开后,拔出销轴将上盖翻转即可清透除渣箱内的杂物。清透完除渣箱之后将上盖对正压紧。
避免因除渣箱磨损渗漏造成淹泵站的重大事故。如果发生一次淹泵站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达到几千万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1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蒸汽助燃取暖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