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板包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1009.7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振辉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李志强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极板 包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板包片机。
背景技术
日常使用的蓄电池,其成型需经极板包装工序,即将正、负极板间隔叠加,并在相邻极板间包装隔板纸。传统的包装工序中,多为人工操作,将隔板纸切成所需的宽度,折叠,将隔板包进隔板纸中,效率低,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厂家采用包片设备,实现自动化。市面上的包片设备功能各一,但大多需事先采用人工将隔板纸折叠成所需的形状,放入放料槽中,而且正、负极极板叠加后往往出现上下不对齐的现象,需人工将其对齐,否则会影响后续的正常的生产。因此,无法实现真正的自动化、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极板包片机,自动化隔板成型,保障极板正负极叠加对齐,实现自动化、规模化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极板包片机,包括隔板推送机构、隔板成型器、递推式极板输送漏斗和推压气缸,递推式极板输送漏斗位于隔板成型器的左右两端,隔板成型器呈W型,隔板推送机构连接有反W型冲压器,所述反W型冲压器位于隔板成型器上方。所述递推式极板输送漏斗通过导轨式极板传接器与隔板成型器相连接;导轨式极板传接器与水平面呈40—45度;推压气缸由抓取气缸和双轴气缸构成,双轴气缸位于抓取气缸的左右两端。
所述隔板成型器呈W型,反W型冲压器位于隔板成型器上方,W型隔板成型器与反W型冲压器相配合,实现隔板自动折叠,为包片做准备。
所述递推式极板输送漏斗通过导轨式极板传接器与隔板成型器相连接,导轨式极板传接器与水平面呈40—45度,隔板折叠后,正负极板通过左右两端的倾斜的导轨式极板传接器分别从递推式极板输送漏斗输送到隔板成型器中相应的位置,包片前部分完成。
所述推压气缸由抓取气缸和双轴气缸构成,双轴气缸位于抓取气缸的左右两端,包片前部分完成后,双轴气缸对推,将包片合闭,抓取气缸下沉抓取,移动至设定的存品槽定点塞放。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W型隔板成型器与反W型冲压器相配合,实现隔板自动折叠;
2. 导轨式极板传接器为倾斜式,极板能自动输送至隔板成型器中;
3. 抓取气缸和双轴气缸相互配合,保障极板正负极叠加对齐;
4. 实现自动化、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板成型器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板包片机,包括隔板推送机构(1)、隔板成型器(2)、递推式极板输送漏斗(3)和推压气缸(4),递推式极板输送漏斗(3)位于隔板成型器(2)的左右两端,隔板成型器(2)呈W型,隔板推送机构(1)连接有反W型冲压器(5),所述反W型冲压器(5)位于隔板成型器(2)上方。所述递推式极板输送漏斗(3)通过导轨式极板传接器(6)与隔板成型器(2)相连接;导轨式极板传接器(6)与水平面呈40—45度;推压气缸(4)由抓取气缸(7)和双轴气缸(8)构成,双轴气缸(8)位于抓取气缸(7)的左右两端。
所述隔板成型器(2)呈W型,反W型冲压器(5)位于隔板成型器(2)上方,W型隔板成型器与反W型冲压器相配合,实现隔板自动折叠,为包片做准备。
所述递推式极板输送漏斗(3)通过导轨式极板传接器(6)与隔板成型器(2)相连接,导轨式极板传接器(6)与水平面呈40—45度,隔板折叠后,正负极板通过左右两端的倾斜的导轨式极板传接器分别从递推式极板输送漏斗输送到隔板成型器中相应的位置,包片前部分完成。
所述推压气缸(4)由抓取气缸(7)和双轴气缸(8)构成,双轴气缸(8)位于抓取气缸(7)的左右两端,包片前部分完成后,双轴气缸对推,将包片合闭,抓取气缸下沉抓取,移动至设定的存品槽定点塞放。
生产时,开动电源,通过步进电机设定推纸距离,隔板推送机构(1)气动切纸并将隔板推送至隔板成型器(2)上方位置,反W型冲压器(5)向下按压隔板,完成隔板的折叠;递推式极板输送漏斗(3)通过导轨式极板传接器(6)向隔板成型器(2)输送正、负极板,包片完成;隔板成型器(2)向前推送完成的包片至抓取气缸(7)下方,双轴气缸(8)对推,将包片合闭,抓取气缸(7)下沉抓取,移动至设定的存品槽定点塞放,回抽。至此,完成极板的包装工序的一个循环。自动化生产中,以上过程不断循环,每个环节独立自动不断循环,下一环节的作业不以上一环节的完成为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振辉,未经孙振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1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组与外壳的配合结构及蓄电池
- 下一篇:具有改善的发光质量的有机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