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层吸附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8504.2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5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齐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保尔力胶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3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层 吸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附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分层吸附罐。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吸附罐大都是在罐体内设置活性炭吸收管道,生产中产生的蒸汽中带出的溶剂油随蒸汽进入罐体内经活性炭吸附后,溶剂油回收利用,蒸汽排出,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现有吸附罐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用的活性炭数量少,对溶剂油的吸附效率低;二是单层吸附,对溶剂油的吸附效率低;三是活性炭的还原速度慢,不利于快速及大批量的吸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效率高、活性炭的还原时间短、结构合理的分层吸附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层吸附罐,在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与罐体内腔连通的压力表连接管和两个以上的接管及加料口、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入孔、底部居中设置有与罐体内腔连通的接管,每个接管的外端部焊接有法兰,罐体内腔内的入孔中下部水平设置有连接至罐体内壁上的不锈钢网,罐体内腔下侧的椭圆封头与不锈钢网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排列的箅子,不锈钢网与箅子填充有鹅卵石形成鹅卵石过滤层,不锈钢网上侧的罐体内腔内填充有活性炭形成活性炭过滤层。
上述的不锈钢网的细度为60目,活性炭过滤层的厚度为25000mm,鹅卵石过滤层的厚度为300mm,罐体的内径为2000mm,罐体的全容积为11.7m3。
上述的罐体下侧的椭圆封头的外表面设置有三个以上的支腿,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支腿与椭圆封头之间设置有垫板。
上述罐体顶部的接管有三个,其中的一个居中设置。
上述的活性炭过滤层内上下间隔设置有两根以上的用于冷吹用的接管,所述的接管伸出罐体的侧壁外。
上述的接管有三根,相邻两根接管之间间隔500-700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罐体内的大部分空间均布满活性炭,活性炭的量大,进而使得吸附量大。
2、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两级吸附,吸附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冷吹结构,有利于活性炭的快速还原,节还原时间短,吸附罐的工作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的采用较大块的鹅卵石实施初级吸附,鹅卵石的使用寿命长,原料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适用于对生产中的溶剂油或废气的过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一种分层吸附罐,在罐体16的顶部设置有与罐体16内腔连通的压力表连接管19和两个以上的接管17及加料口20、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入孔15、底部居中设置有与罐体16内腔连通的接管17,每个接管17的外端部焊接有 法兰18,罐体16内腔内的入孔15的中下部水平设置有连接至罐体16内壁上的不锈钢网23,罐体16内腔下侧的椭圆封头13与不锈钢网23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排列的箅子24,不锈钢网23与箅子24填充有鹅卵石形成鹅卵石过滤层14,相邻两箅子24之间的间隙小于鹅卵石的最小宽度,以保证鹅卵石不会从箅子24上漏下,不锈钢网23上侧的罐体内腔内填充有活性炭形成活性炭过滤层22。
上述的不锈钢网23的细度为60目,活性炭过滤层22的厚度H1为25000mm,鹅卵石过滤层14的厚度H2为300mm,罐体16的内径D为2000mm,罐体16的全容积为11.7m3。
上述的罐体16下侧的椭圆封头13的外表面设置有三个以上的支腿11,支腿11的下端设置有底板10,支腿11与椭圆封头13之间设置有垫板12。
上述罐体16顶部的接管17有三个,其中的一个居中设置。
上述的活性炭过滤层22内上下间隔设置有两根以上的用于冷吹用的接管21,所述的接管21伸出罐体16的侧壁外。
上述的接管21有三根,相邻两根接管21之间间隔500-700mm。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保尔力胶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保尔力胶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8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炔气液二次分离装置
- 下一篇:烟尘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