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自动小型磁环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8071.0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6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金力;潘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力 |
主分类号: | H01F41/08 | 分类号: | H01F4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小型 环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磁环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半自动小型磁环绕线机。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讯电器等各行业中,电感线圈和电阻电容一样都是电子设备大量需要的元器件,其中磁环电感线圈是应用较广的一类。磁环直径有大有小,目前对于较大直径的磁环绕线设备已经比较成熟,其工作原理是将磁环放入可以振动的料斗内并由送料机构送入卷绕工作位置,然后由绕线机构的两对斜轮组和绕线针导引线束在圆环内做圆周运动,一圈一圈将线绕到磁环上。这种结构的机器加工速度快,结构简单,但是只能加工内径较大的磁环。对于小型磁环,如外径为8-9mm的磁环,一般采用手工绕线,这种绕线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为此,有人提出关于解决此类小磁环绕线问题的绕线机和绕线方法,如专利号为201120157748.4,“一种多段小型磁环绕线机”,其机器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如专利号201210403232.2,“一种小磁环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此种绕线方法还没有运用于实际。上述的专利技术各有其特点,但是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没有得到推广,现有此类小磁环的绕线还是以人工绕线为主,所以能提高人工绕线的效率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人工绕线的效率,减小人工绕线工作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小型磁环绕线机。该绕线机采用电磁铁驱动,具有自动固定磁环,自动钩线和拨线的功能,简化了人工绕线的步骤,提高了产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小型磁环绕线机,其包括机架、磁环固定机构、机头座本体、拨线机构和拉线机构。磁环固定机构、机头座本体、拨线机构和拉线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机架是各个机构安装的主体,磁环固定机构通过直动式电磁铁将磁环固定在机头座上,起到了定位磁环的作用。拉线机构由直动式电磁铁驱动,其作用是将磁环上方的导线经过磁环勾到磁环下方。拨线机构的作用是将磁环下方的导线拨到磁环上方,以实现下一次拉线循环的目的。
所述的机架由等边角钢相互螺栓连接组成,包括横梁和竖梁,横梁和竖梁上设置有安装磁环固定机构和拉线机构的安装孔。所述的磁环固定机构由固定电磁铁、L型磁环拉钩、复位弹簧组成,固定电磁铁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机架横梁上,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机架横梁上,一端固定在固定电磁铁的活动铁芯上,L型磁环拉钩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电磁铁的活动铁芯上。L型磁环拉钩穿过机头座将磁环固定在机头座上。固定电磁铁通电时,铁芯动作拉伸复位弹簧,同时推动L型磁环拉钩松开磁环;当固定电磁铁断电时,复位弹簧作用将铁芯拉回,此时L型磁环拉钩将磁环拉紧固定在机头座上。
所述的拉线机构为连杆机构,由拉线电磁铁、电磁铁安装板、摆动拉杆、连杆、拉杆复位弹簧、滑动拉杆和钩针组成。拉线机构由拉线电磁铁驱动,所述的钩针固定安装在滑动拉杆上,滑动拉杆装配在滑套内并可在滑套内滑动。滑动拉杆一端和摆动拉杆一端分别与连杆铰接,所述的摆动拉杆铰接在电磁铁安装板上,且其上开设有滑槽,两个拉线电磁铁并联安装在电磁铁安装板上,通过长螺栓将两个电磁铁铁芯连接为一个同步动作的整体,长螺栓穿过摆动拉杆上的滑槽并可在滑槽内滑动。拉杆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机架横梁上另一端固定在摆动拉杆上。
所述的拨线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由直动电磁铁、齿轮轴、拨线轮和轮轴安装架组成。直动电磁铁用螺钉固定安装在机架横梁上且其铁芯上加工有轮齿,齿轮轴安装于轮轴安装架上并通过弹簧挡圈轴向定位,铁芯上的轮齿与齿轮轴啮合,轮轴安装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横梁上。拨线轮偏心安装在齿轮轴上,拨线轮随齿轮轴一起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半自动小型磁环绕线机绕线过程如下,首先是磁环固定机构将磁环固定在机头座上,然后拉线机构将导线拉到磁环的下方,拨线机构将磁环下方的导线拨回到磁环上方,拉线机构继续拉线循环,最后固定机构松开磁环完成绕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机器结构简单成本低,辅助人工绕线提高了绕线的效率,电磁铁驱动噪音小。
附图说明
下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拨线机构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头座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绕线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力,未经金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8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货物架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耐火隔热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