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域生态养殖牧场的围体结构单元及其专用混凝土筒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6467.1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3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庆道;李胜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胜南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E02D5/4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域 生态 养殖 牧场 结构 单元 及其 专用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和水域养殖领域,具体是水域生态养殖牧场的围体结构单元及其专用混凝土筒桩。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加大对于海洋等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海水养殖是一种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生产方式,其利用特定的水域,采取人工措施,促进放养的海洋生物繁殖和生长,尤其是养殖经济价值高的特种鱼类,如黄花鱼、石斑鱼、红鲷、鲳鱼等名贵鱼类。
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主要采用网箱养殖和围网养殖,其中网箱养殖是用金属、塑料、竹木等材料为框架,合成纤维、金属网片为网身,装配成一定形状的箱体,并设置在较大的水域中,通过网眼进行网箱内外水域交换,使网箱内形成一个适宜鱼类生活的活水环境。这种网箱养殖方式具有机动、灵活、简便、高效、水域适应性广和经济性好等优点,然而受自身结构限制,存在以下缺点:
(1)抗风浪能力差,因此局限于避风条件好的内湾,进而导致水域交换条件差,长期处于高密度养殖状态,使得内湾的底质和水质条件恶化,导致鱼类生长缓慢、病害流行,生态效益差;
(2)为了防止附着物堵塞网孔,需要经常换洗网箱,而且在鱼的不同养成阶段需要更换网目预期鱼体大小相应的网衣,同时为了保持水域环境和防止病原体传播,需要定期捞除箱内的死鱼,存在工作量大,劳动效率低,渔民作业环境差、管理不便;
(3)网箱体积比较小,养殖效率较低,而且受网箱体积的限制,鱼的活动空间小,加之水域环境较差,使得养成鱼普遍体型短胖、色泽差、肉质、口感差,营养价值低;
(4)传统的网箱养殖几乎很难带动休闲渔业之类的其他附属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不显著。
围网养殖可分为海水围网和港湾围栏养殖两种,其采用合成纤维网、金属网片将养殖对象围养在网内,围网内外仅一网之隔,水流从网孔通过,残饵以及代谢产物从网孔排出,使围网形成活水环境,依赖潮汐实现水域交换。围网一般设置在滩涂的中高潮位或港湾浅海区,避开强潮流或台风洪水的袭击。这种围网养殖具有规模大,养殖密度低成本低,修建容易等优点。然而也存在以下缺点:
(1)对于滩涂围栏养殖,由于堤坝的存在,大大减缓了潮流流速,大量的泥沙在养殖场内产生淤积,而且仅在涨潮时围网内外才存在水域交换,导致水域交换不畅,发病率高,进而导致海水环境恶化,该方法基于滩涂,去海水水位浅,只适合养殖扇贝、牡蛎等,不适合养殖鱼类;
港湾围栏研制形式简单,但是其仅仅通过渔网分隔,抗风浪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抗风浪能力强的水域生态养殖牧场的围体结构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高一种围体结构单元的专用混凝土筒桩。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围体结构单元包括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且固定于水域中的混凝土筒桩,以及连接于混凝土筒桩之间的格栅网,所述的混凝土筒桩包括有筒桩本体、以及固定设置于筒桩本体底部的筒靴,该筒靴的下端带有切削刃,所述的筒桩本体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外护壁留置层。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围体结构单元为多排分排布置,每一排分布有至少两个混凝土筒桩,且前后排的混凝土筒桩相互交错布置,且前后排相互交错的混凝土筒桩之间至少固定设置有一道横梁,构成超静定结构,其中至少一排混凝土筒桩中的相邻的混凝土筒桩之间设置有格栅网。通过本设置,使得围体结构单元的抗风浪能力大为提高,因此,能将其应用于风浪较大的海域。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混凝土筒桩的外护壁留置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纵向的条形插槽,所述的格栅网的两侧对应地设置有与条形插槽插配限位的插杆,二者固定插配连接。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外护壁留置层的材质为刚性塑料或软性塑料编织袋,其中外护壁留置层的材质所用的刚性塑料为玻璃钢、PE、PVC或PC。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围体结构单元包括有两排混凝土筒桩,且每排混凝土筒桩的相邻的混凝土筒桩之间设置有格栅网。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每一排混凝土筒桩中的相邻的混凝土筒桩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纵梁。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混凝土筒桩的上端铺设路面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混凝土的筒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桩本体底部固定联接有筒靴,该筒靴的下端带有切削刃,所述的筒桩本体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外护壁留置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胜南,未经李胜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64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俯卧位手术床
- 下一篇:一种便于收集狗便溺物的伸缩式狗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