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4422.0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通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测试仪,主要用于连接器生产厂家、通讯行业等进行线束测试,属于电子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054179.5,发明名称“一种汽车线束检测方法及装置”。电路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微型计算机电路、地址译码电路、M个控制输出口和N个控制输出口组成。微型计算机先通过M个控制输出口给该一个标准、待测线束施加低电平信号,其余标准、待测线束施加高电平信号,读取并存储标准、待测线束响应矩阵;再对存储的两个响应矩阵进行降维运算。
一般线束有四种情况:单线直通、输入端并线、输出端并线、两端均有并线,现有技术电路在一定程度上智能检测单线直通、输入端并线两种线束。因此存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遇到输出端并线、两端均有并线情况时,程序通过地址译码电路将其端口依次译成只有一个端口为低电平,其余端口为高电平的情形,当低电平到达并线端口之一时,其电平被设置为低,但是与其短接的其它几个端口被设置成高电平,此时就会造成输出电平紊乱现象,不能正确有效的测试线序。
第二、整个专利里并没有提及如何统计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有效线的数目方法。实际应用中,在学习标准线线序时,很有可能由于接触不好或其它原因,使得学习的结果本身就是错误,最终导至实际使用中的批量出错。
第三、实际使用中,定位出错线端口及出错的类型:断线或并线,对于维修线序同样非常重要。该专利里也没没有出现相关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准确的测试线束的线束测试仪,有效解决了电路扫描时端口电平之间的干扰问题,及掉电后需重新学习的问题,使得线束检测涵盖了线束连接的各种类型,使用该线束测试仪可统计标准线输入端口、输出端口有效线的数目及所在位置,统计待测线输入端口、输出端口错误线的数目、位置及错误类型,使得维修人员能够根据错误类型有针对性的维修,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测试的准确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测试仪,包括微型计算机、输入设备、显示设备、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存储电路、隔离电路;所述微型计算机分别连接输入设备、存储电路、显示设备、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其中输出端口与微型计算机之间连接隔离电路。
所述存储电路为外挂式存储设备,或者所述微型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区域。
所述隔离电路为以下隔离元器件中的任意一种:二极管、三极管、MOS管、门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增加了隔离电路,使得该测试仪有效防止并线时电平干扰,提高了线束测试的可靠性。
2、学习标准线序时,自动统计输入输出有效端口数目并标示出各有效端口位置,为判断学习标准线序结果做参考,以防止学习标线线时错误导致检测时批量错误,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及测试效率。
3、检测时,自动标示出输入输出端口与标准线有差异的端口位置及线错误类型,准确定位,方便维修线束。
4、增加了存储电路,一次性学习标准线,将学习结果保存,掉电不需要重新学习,可多次使用,避免了重复工作,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系统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电路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极管隔离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获取输入端口有效线数目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输出端口为高电平扫描时,获取输出端口有效线数目及所在位置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输出端口为低电平扫描时,获取输出端口有效线数目及所在位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测试仪以及使用该线束测试仪测试线束的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MCU分别连接输入设备,存储电路,显示设备,第一端口扩展电路1,第二端口扩展电路2,输出端口与第一端口扩展电路1之间连接隔离电路,输入端口与第二端口扩展电路2连接,线束的两端分别连接输入输出端口。本发明涉及的线束连接主要分四种情况: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单线直通,输入端口有并线输出端口没有并线,输入端口没有并线输出端口有并线,输入输出端口均有并线,其中并线条数为两条或者两条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通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通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4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