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灭火系统容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3746.2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君荣;龙忠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越安全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3/76 | 分类号: | A62C13/7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左祝安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灭火 系统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阀,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气体灭火系统容器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体灭火系统用容器阀一般都需要与氮气启动瓶配合使用,氮气作为启动气体,打开气体灭火系统用容器阀继而灭火剂喷放,这类系统启动瓶与贮瓶单独分开,需增加启动瓶及启动瓶架,增加成本的同时不便于安装调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灭火系统容器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增加启动瓶及启动瓶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气体灭火系统容器阀,包括带有内孔的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将阀体内孔分隔成进气腔体、出气腔体和平衡容腔,进气腔体和出气腔体之间通过阀芯的滑动来控制其连通与关闭;所述平衡容腔包括一出口,出口处设置有起封堵住该出口作用的工作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连接有电磁先导阀,所述电磁先导阀的阀座后端连接有气动先导阀,气动先导阀上连接有手柄连接座,所述电磁先导阀的阀杆前端与用以将工作膜片刺穿的刀闸连接,电磁先导阀的阀杆后端连接一贯穿气动先导阀、并伸入手柄连接座的连接杆,所述气动先导阀与连接杆之间界定出一用以驱动连接杆移动的气压腔,所述气动先导阀上设置有与气压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手柄连接座上设置有与连接杆连接的并可驱动连接杆前后移动的手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电磁先导阀连接座,所述平衡容腔内设置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包括一端顶住阀芯、另一端顶住电磁先导阀连接座的弹簧。进一步,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电磁先导阀连接座上。所述电磁先导阀连接座与阀体之间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体上还连接有压力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杆与气动先导阀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动先导阀与电磁先导阀的阀座之间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安全螺塞。
本实用新型三种工作方式:
当电磁先导阀接收到火灾信号时,电磁先导阀的阀杆向前移动,带动刀闸向前移动,刺穿工作膜片,使得平衡容腔的气压减小,导致阀芯移动,进气腔体和出气腔体连通,贮瓶内的灭火剂进入出气腔体,进行灭火。
通过向气动先导阀的气压腔注入高压气体,驱动连接杆向前移动,从而带动阀杆、刀闸向前移动,刺穿工作膜片,使得平衡容腔的气压减小,导致阀芯移动,进气腔体和出气腔体连通。
通过手柄驱动连接杆向前移动,从而带动阀杆、刀闸向前移动,刺穿工作膜片,使得平衡容腔的气压减小,导致阀芯移动,进气腔体和出气腔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贮瓶容器阀毛坯上作创新改进,设安全螺塞,将原安全螺塞凸缘扩展成电磁启动接口,安装电磁先导阀,在电磁先导阀上加装气动先导阀,并带有手动操作功能,这样一来可省去氮气启动瓶及启动瓶架。将改进的容器阀安装贮瓶上,可以实现电动,气动和手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有利于节约了灭火器钢瓶间的空间,输送距离得以延伸,从而大大优化了系统和工程,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2和3,气体灭火系统容器阀,包括带有内孔的阀体1,阀体内安装有阀芯6,阀体上设置有电磁先导阀连接座10,用以连接电磁先导阀2。电磁先导阀连接座10与阀体1之间螺纹连接。为了便于了解阀体内部压力,阀体上连接有压力表5。另外,阀体上还连接有安全螺塞22。
阀芯6将阀体内孔分隔成进气腔体9、出气腔体7和平衡容腔11,进气腔体9和出气腔体7之间通过阀芯6的滑动来控制其连通与关闭。平衡容腔11内设置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包括一端顶住阀芯、另一端顶住电磁先导阀连接座的弹簧8。平衡容腔包括一出口,出口13设置在电磁先导阀连接座上。出口处设置有起封堵住该出口作用的工作膜片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越安全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越安全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3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掷式灭火手雷灌装瓶
- 下一篇:淤泥打捞救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