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托杯整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3549.0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2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龚彪;常伟;周科威;王正雍;蒋增丽;黄科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04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托杯整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整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托杯整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碱性电池为圆柱形,个别是方形的。电池托杯是用来盛放电池的装置,在电池生产线上,电池托杯装入电池并杂乱无章的放置在传输网带上。在现代的自动化电池生产线上,经常会用到电池托杯整列装置,用于把网带上的杂乱无章的电池托杯整列成一列,供应给后续的设备。
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的电池托杯整列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支架1以及安装在支架1上的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上连接有网带3,支架1上还安装有一个180度方向转弯且表面可以输送物体的皮带输送机4,皮带输送机4与网带3的出料端口连通,皮带输送机4的上表面与网带3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皮带输送机4的上表面上安装有外挡板5和内挡板6且外挡板5与内挡板6之间形成导出通道,皮带输送机4上方设置有一个气缸7,气缸7上安装有一个推板8并通过推板8抵靠在内挡板6的外侧壁上,网带3上放置有若干电池托杯,每个电池托杯内均插设有电池9,导出通道的末端为只能容纳一列电池托杯通过的“一”字形通道10。
现有技术中电池托杯整列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将电池9装入电池托杯内,为了保证电池9内的电解液能充分被吸收,先让电池托杯经过一段网带3,驱动组件2带动网带3向着靠近皮带输送机4的方向缓慢移动,从而实现电解液延时被吸收,在这段网带3上,电池托杯杂乱无章且紧密的排列在一起。当电池托杯穿过网带3的末端进入到导出通道内时,气缸7通过推板8不断地往复推动内挡板6,内挡板6对导出通道内紧密排列在一起的电池托杯产生一定的挤压力,最后把电池托杯慢慢地挤压成一列,通过末端的“一”字形通道10送往后续的其他设备。
这种结构的电池托杯整列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点:其一、“一”字形通道10只能容纳一列电池托杯通过,推板8不断地往复推动内挡板6,在这个挤压的过程中,电池托杯争先要通过“一”字形通道10,在“一”字形通道10入口处容易形成卡住堵塞,工作效率较低;其二、因为电池托杯与电池托杯之间的间隙不固定,在电池托杯受到外界挤压力的时候容易,电池托杯就容易会被挤倒掉,进而也会形成卡住堵塞的现象,降低工作效率;其三、气缸7通过推板8不断地往复推动内挡板6挤压的过程中,在撞击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电池托杯整列装置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工作效率高且噪声小的电池托杯整列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工作效率高且噪声小的电池托杯整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池托杯整列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输料通道,所述输料通道上放置有若干电池托杯且每个电池托杯内均插设有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支架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转盘和控制所述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盘抵靠在输料通道出料端口处且部分伸入输料通道,转盘外侧壁上均匀安装有若干磁铁,所述每个电池托杯内均设置有与上述磁铁相吸的铁环,所述输料通道出料端处还设有位于转盘下侧的导向板且在导向板上开设有与输料通道相通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进料口朝向与转盘侧壁相切且导向通道进料口仅能容纳一列电池托杯通过。
本电池托杯整列装置在初始状态下,将电池装入电池托杯内,为了保证电池内的电解液能充分较长时间的被吸收,因此先让电池托杯经过一段输料通道,从而实现电解液延时被吸收,在这段输料通道上,电池托杯杂乱无章且紧密的排列在一起;由于转盘抵靠在输料通道出料端口处,当电池托杯到达转盘外侧壁比较近的距离时,内置有铁环的电池托杯由于转盘上磁铁的吸引作用,电池托杯被磁铁吸附到转盘的外侧壁上;驱动机构带动转盘旋转同时吸附有电池托杯的转盘向着靠近导向通道的方向转动,当电池托杯被转盘吸附着到达导向通道进料口处时,导向板将电池托杯与转盘隔离开来,与此同时,紧接着后面的一个电池托杯由于随着转盘的转动也到达了导向通道的进料口处,后面的电池托杯撞上前面一个被导向板脱离下来的电池托杯,对前面一个电池托杯产生一个推力,使得被导向板脱离下来的电池托杯顺着转盘的切线方向进入到导向通道内;以此类推,电池托杯通过输料通道到达转盘外侧壁附近位置,再被转盘吸附住并吸附到导向通道进料口处,由于导向板的作用,电池托杯依次有序的被推送进入到导向通道内,最后把电池托杯慢慢地挤压成一列并送往后续的其他设备,而且磁铁均匀的分布在转盘的外侧壁上,通过导向通道传送出来的相邻两电池托杯之间的间隙相等,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会出现电池托杯翻倒以及卡住堵塞的现象,工作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3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松散地表土质成孔的钻头
- 下一篇:一种可组合式串口通讯调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