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缸式高低压柱塞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1154.7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2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傅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9/22 | 分类号: | F04B19/22;F04B5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3141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缸式高 低压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低压柱塞泵,尤其是套缸式高低压柱塞泵;属于液压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柱塞泵多为单柱塞或为整体式高低压柱塞即高低压柱塞为单一零件高压柱塞在低压柱塞前端成轴向阶梯轴结构,前者如实现高低压功能必须布置两组泵体,一为低压泵体组,二为高压泵体组,这就要求同时需要两组操作机构来分别使其对应的泵动作,操作不方便、灵活,在需要不同速度和压力的工况下操作者在两组泵体之间频繁切换,同时作为承载两组泵体的油路板体积要够大,两组泵体才能在不干涉的情况下合理布置在油路板上,可见使用两组柱塞泵会占用设备的空间,并会提高成本。后者采用整体式柱塞结构虽然节省了一组操作机构,油路板体积亦减小,但因其高低压柱塞为一整体,柱塞长度为二者长度之和,与柱塞配合的缸体长度也加长,采用整体式柱塞结构,零件加工工艺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重点体现在两柱塞的同轴度上,同时要求与其配合的柱塞缸两柱塞孔的同轴度亦高,否则柱塞在缸体内轴向移动时易卡住,现有技术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将高低压柱塞由原来的一体式改为装配活络式,但其改进仍没有解决缸体体积大加工工艺难度高的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密封方式可靠,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的柱塞泵是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缸式高低压柱塞泵,本实用新型实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现有的柱塞泵采用柱塞整体或分体连接式结构,共用一个缸体,柱塞、缸体加工工艺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柱塞在缸体内轴向移动时易卡住,缸体体积大加工工艺难度高。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套缸式高低压柱塞泵,包括:缸体、内柱塞和外柱塞;所述缸体底部中轴线上设有用以固定内柱塞的轴向螺纹孔;内柱塞中轴线上设有轴向通孔,内柱塞的下端部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内柱塞与缸体螺接;外柱塞下端面中轴线位置设有盲孔,外柱塞套接于缸体内侧和内柱塞外侧之间,外柱塞端部、内柱塞外侧和缸体内侧形成的容腔为低压柱塞腔;外柱塞的盲孔与内柱塞的通孔形成的容腔为高压柱塞腔;所述缸体底部设有与低压柱塞腔连通的低压进油孔,低压柱塞腔容积增大时液压油由低压进油孔吸入;所述高压柱塞腔容积增大时液压油由缸体的螺纹孔、内柱塞的通孔吸入;缸体、内柱塞和外柱塞两两之间通过密封装置密封。
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沟槽和与之匹配的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包括第一O型圈、第二O型圈和第三O型圈,其中,第一O型圈设于缸体和内柱塞之间;第二O型圈设于外柱塞和内柱塞之间;第三O型圈设于缸体和外柱塞之间;这些O型圈使两两零件之间中构成密封,隔离高低压柱塞腔作用。
所述的盲孔为台阶孔,台阶孔为内腔结构,内腔直径大、孔口圆柱段直径小,盲孔构成内柱塞的“缸体”(此处缸体的含义是起到高压柱塞的缸体作用,而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缸体部件)。
所述内柱塞与缸体固定不动,外柱塞往复运动,使高低压柱塞泵同时工作。
所述的高压柱塞腔内设置有一使外柱塞回复的复位弹簧,使外柱塞回复,实现高低压柱塞腔同时自动吸油。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外柱塞即是低压柱塞又是高压柱塞的“缸体”,轴向方向上节省了高压缸体空间,达到减小缸体体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高压泵体组和低压泵体组合并成一体,取消低压泵操作机构,操作方便、效率高。
2)低压柱塞作为高压柱塞缸体,节省泵体整体空间、降低成本。
3)降低缸体加工难度,缸体非采用高低压一体结构,避免了因加工精度问题造成柱塞卡住的质量问题,提高了泵体的使用寿命。
4)内置复位弹簧,使柱塞复位、自动吸油,替代外设复位机构,使液压系统简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套缸式高低压柱塞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缸式高低压柱塞泵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缸体101、螺纹孔102、低压进油孔2、第一O型圈3、内柱塞301、通孔302、外螺纹4、第二O型圈5、第三O型圈6、复位弹簧7、外柱塞701、盲孔801、低压柱塞腔802、高压柱塞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1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掺Yb石英光纤预制棒芯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亲水性防粘膜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