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管负压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0954.7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陆其军;孙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红阳耐火保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1/48 | 分类号: | D21F1/48;D21F1/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11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管负压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纤维纸制造工序用设备,具体地说是U型管负压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陶瓷纤维纸在长网成型段通常采用自然沉降虑水,流浆箱与斜网前部组成脱水区。在长网成型段通常采用自然沉降虑水。流浆箱与斜网、两侧挡板组成虑水区,运动的斜网滤掉水将留下的纤维带出水面。纸越厚沉降虑水区越深越长。虑水区越深物料沉降时间会越长,渣球、短粗纤维、中长纤维、细长纤维由于其沉降速度的不同呈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纸的下部短粗纤维集中导致了纸的下表面容易开裂。虑水区越长势必长网机斜网部分越长越高,为后续操作带来不便。这是现有陶瓷纤维纸生产设备不能生产厚度超过5mm纤维纸的原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脱水量大、电耗低、效率高、脱水时间短,使得纸浆中各种成分能均匀分布在纸坯中的U型管负压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U型管负压脱水装置设置在靠近流浆箱处,包括抄纸长网、挡板、案辊、集水盘,挡板设置在抄纸长网两侧,案辊设置在抄纸长网下方,集水盘设置在案辊下方,最下方为白水回收池,还包括案板、负压箱、抽管、竖管、负压腔、旋涡气泵,案板设置在抄纸长网下方案辊前侧,案板上开有缝隙,案板底部的负压箱通过其底部的抽管连通至竖管;竖管的下端连通有U形管,竖管的上端连通负压腔;负压腔的一路通过气流调节阀连通大气,负压腔的另一路接至旋涡气泵。
案辊为1~5个。
案板为整体结构,案板上横向开有10~20道10mm~30mm宽的缝隙。
负压箱设置有1~5个,每个负压箱均有与其对应连通的抽管和竖管,所有竖管均连通至一个负压腔。
负压腔通过三通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气流调节阀连通大气,另一路接至旋涡气泵。
U形管开口位于白水回收池上方。
使用时,流浆箱内的纸浆流向抄纸长网,案辊为自然沉降虑水,在涡旋气泵的抽吸作用下负压箱产生真空,对案板上面的纸浆进行强制脱水;竖管的下端连通有U形管的作用是将水排出封闭空气进入;球阀及气流调节阀用以调节负压箱真空度,确保抄纸长网离开案板时走出纸浆水面,其上的纸浆变为水饱和纸坯。水饱和纸坯再经过真空脱水装置进行真空脱水形成纸坯。
本实用新型的U型管负压脱水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装置简单,仅使用一台涡旋气泵、塑料管道及箱体,成本低;
2、脱水量大、电耗低;涡旋气泵虽然真空度只有-29kPa但抽气量大6m3/min,配以U形管结构能满足脱水要求;
3、从效果上看在成型段进行强制脱水,脱水量大效率高时间短,使得纸浆中各种成分能均匀分布在纸坯中;
4、为生产加厚型陶瓷纤维纸提供了有效的装置;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U型管负压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负压箱转向90°后案板、负压箱、抽管、竖管、负压腔、旋涡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案辊,2、案板,3、负压箱,4、抽管,5、竖管,6、负压腔,7、旋涡气泵,8、抄纸长网,9、流浆箱,10、缝隙,11、白水回收池,12、球阀,13、气流调节阀,14、纸浆,15、纸坯,16、挡板,17、集水盘,18、三通,19、U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U型管负压脱水装置,U型管负压脱水装置设置在靠近流浆箱9处,包括抄纸长网8、挡板16、案辊1、集水盘17,挡板16设置在抄纸长网8两侧,案辊1设置在抄纸长网8下方,集水盘17设置在案辊1下方,最下方为白水回收池11,还包括案板2、负压箱3、抽管4、竖管5、负压腔6、旋涡气泵7,案板2设置在抄纸长网8下方案辊1前侧,案板2上开有缝隙10,案板2底部的负压箱3通过其底部的抽管4连通至竖管5;竖管5的下端连通有U形管19,竖管5的上端连通负压腔6;负压腔6的一路通过气流调节阀13连通大气,负压腔6的另一路接至旋涡气泵7。
案辊1为3个。
案板2为整体结构,案板2上横向开有15道20mm宽的缝隙10。
负压箱3设置有3个,每个负压箱3均有与其对应连通的抽管4和竖管5,所有竖管5均连通至一个负压腔6。
负压腔6通过三通18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气流调节阀13连通大气,另一路接至旋涡气泵7。
U形管19开口位于白水回收池11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红阳耐火保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红阳耐火保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0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绝缘卡
- 下一篇:一种D型水力碎浆机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