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基岩中施工的冲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0056.1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翁奔哲;朱连根;严卫能;童晓军;张卫;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地质矿产工程公司;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
主分类号: | E02F5/30 | 分类号: | E02F5/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岩 施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破碎岩石方便的在基岩中施工的冲锤设备。
背景技术
全套管施工采用搓管钻机将套管压入土中,然后采用吊车和冲抓配合在管内取土,取土到一定深度后,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单桩。由于采用固定的设备,所以在一些特定地层,冲抓的效率将大大降低,并且可能出现无法进尺的情况,比如基岩较浅地层,如果遇到基岩,那么套管无法下压,冲抓根本无法取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破碎岩石方便的在基岩中施工的冲锤设备。
所述的一种在基岩中施工的冲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吊车连接的吊环,所述的吊环固定设置在冲锤主体的顶部,冲锤主体外壁均匀间隔设置一组承重块,每个承重块底部经破口后焊接设置用于破碎岩石的尖齿。
所述的一种在基岩中施工的冲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锤主体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壁厚75mm。
所述的一种在基岩中施工的冲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块为4块,承重块为上小下大形结构,其侧面为梯形结构,其上底宽250mm,下底宽300mm,厚度为50mm,本实用新型将其设计成上小下大形结构,目的是为了降低重心,确保锤体下落时的稳定性。
上述的一种在基岩中施工的冲锤设备,包括与吊车连接的吊环,所述的吊环固定设置在冲锤主体的顶部,冲锤主体外壁均匀间隔设置一组承重块,每个承重块底部经破口后焊接设置用于破碎岩石的尖齿。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设计了冲锤设备,将它连接在吊车上,采用吊车的自由落钩,将冲锤从待施工孔口自由落下,利用冲锤的自重势能转化为动能,并利用焊接在冲锤底部的尖齿配合来破碎孔底较硬的岩石,破碎后再采用冲抓去除破碎的岩块,周而复始,一直到设计孔深,能有效解决因岩石太硬,套管无法下压,冲抓无法取土的难题,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环,2-承重块,3-冲锤主体,4-尖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在基岩中施工的冲锤设备,与吊车和冲抓配合使用,用于含有岩石等特定地层的场所,比如基岩较浅地层,套管无法直接下压,冲抓根本无法取土的情况用。它包括与吊车连接的吊环1,所述的吊环1固定设置在冲锤主体3的顶部,所述的冲锤主体3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壁厚75mm,它由无缝钢管构成,该冲锤主体3外壁均匀间隔设置一组承重块2,便于该冲锤设备能顺利进行待施工孔内施工,一般选用3-6块,本实用新型优选4块,每个承重块2底部经破口后焊接设置用于破碎岩石的尖齿4,所述的承重块2侧面为梯形结构,其上底宽250mm,下底宽300mm,厚度为50mm,它由钢板裁制得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施工前,将本实用新型的冲锤设备的吊环1连接到吊车上,采用吊车的自由落钩,将冲锤设备从孔口自由落下,由于冲锤主体3上设置由钢板构成的承重块2,本身重量较重,施工时,利用冲锤的自重势能转化成动能,使其顺利进入孔底进行工作,再利用焊接在冲锤主体3底部的尖齿4配合来破碎孔底较硬的岩石,破碎后再采用冲抓去除破碎的岩块,周而复始,一直到设计孔深即可,其操作方便,可以直接在带岩石等质地硬的地下施工,简化了施工工艺及难度,提高了施工进度及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地质矿产工程公司;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未经浙江省地质矿产工程公司;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0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