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8502.5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9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冯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森 |
主分类号: | A01M1/06 | 分类号: | A01M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蔡淑媛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用器具,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捕蝇的捕蝇器。
背景技术
夏天苍蝇、蚊子等飞虫大量繁殖,且携带有大量的有害病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和麻烦,目前市场上效果较好的主要还是采用蚊香,蚊香长期使用对人体会有一定的影响,不环保。
专利号为201220296008.3,名称为《轮式扑蝇器》专利中介绍了一种捕蝇器,该捕蝇器采用机械方式进行灭蝇,但是这种装置本身存在一定的不变,比如想要苍蝇蚊子通过转动轮的带动进入到捕蝇袋中,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出现了大部分的苍蝇和蚊子不容易进入到捕蝇袋中,因为转动轮的力量有限,因此捕蝇的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毒,环保,高效的捕蝇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捕蝇器,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转动轮、设置在转动轮外部的收蝇罩、驱动电机,所述的收蝇罩与转动轮之间形成一个进口缝隙和出口缝隙,所述的收蝇罩上靠近出口缝隙的位置设置有收蝇袋,所述的收蝇罩靠近出口缝隙的部位设置有一收蝇口,所述的收蝇袋固定套装在收蝇口上。
所述的收蝇口部位设置有一内吸式叶轮电动马达。
所述的出口缝隙部位设置有用以防止苍蝇飞出的毛刷。
本实用信心相对于之前的专利申请中的捕蝇器,在收蝇罩上设置了一个收蝇口,将收蝇袋套装在收蝇口上,这样的目的是安装方便,便于更换,另外在收蝇口部位加装一个内吸式叶轮电动马达,加大捕蝇的力度,在转动轮工作的同时,内吸式叶轮电动马达的吸力能够极大对蚊蝇的捕捉,提高了该捕蝇器的捕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捕蝇器,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上的转动轮2、设置在转动轮2外部的收蝇罩4、驱动电机3,所述的收蝇罩4与转动轮2之间形成一个进口缝隙7和出口缝隙6,所述的收蝇罩4上靠近出口缝隙6的位置设置有收蝇袋5,所述的收蝇罩4靠近出口缝隙6的部位设置有一收蝇口9,所述的收蝇袋5固定套装在收蝇口9上。
所述的收蝇口9部位设置有一内吸式叶轮电动马达8。
所述的出口缝隙6部位设置有用以防止苍蝇飞出的毛刷。
内吸式叶轮电动马达8本身能够产生很大的吸力,在转动轮2对蚊蝇进行捕捉的同时,通过马达的吸力将蚊蝇吸入至收蝇袋5中,提高了对蚊蝇的捕捉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森,未经冯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8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矩阵码促进易地播放
- 下一篇:通过移动装置进行出入控制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