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人救生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7760.1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梅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4 | 分类号: | B63C9/04;B63B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陈文福 |
地址: | 51622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人 救生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救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单人救生筏。
背景技术
救生筏是常用的救生设备,常见的救生筏为开放式的大型充气式救生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开放式救生筏上的乘员在容易遭受雨水、日晒、风浪等恶劣天气的侵扰,不利于乘员长期在水面漂流;
大型救生筏在紧急情况利用率偏低、不能承载足量的人、重量重、体积大,不利于大量储存于船舶上;
小型的单人救生筏则具有使用效率效率高、轻便易于收纳等优点,但若要足量的单人型救生筏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充气投入使用,则意味着需配备足量的充气设备而占用宝贵的船上空间;
救生筏在水面漂流的过程中容易破损而漏气,若不能及时补充足量的气体,救生筏将面临沉没的危险;
充气式救生筏由于背身质量较轻,承载有乘员的救生筏其重心偏高,若操作不当或遇风浪难以保持平稳,容易翻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抵挡水面恶劣天气、抗风浪的单人救生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单人救生筏,包括至少一个浮胎、覆盖于浮胎一侧的筏底、覆盖于浮胎另一侧并与其共同围合成一救生舱的防水顶篷以及设置于救生舱外的充气装置;所述防水顶棚上开设有可闭合的救生舱进出口。
所述外充气装置用于对浮胎充气,使所述单人救生筏成型。闭合所述救生舱进出口后,防水顶篷能够有效防止乘员被雨水、风浪等恶劣天气侵扰,为乘员提供一舒适的乘坐环境。
所述充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浮胎外侧的气瓶及连接气瓶与浮胎的充气阀。
只需打开充气阀阀门,气瓶内的高压气体即能在短时间内使浮胎充气成型。在单人救生筏上设置独立的充气瓶、气阀等充气装置,能够及时地对大量单人救生筏充气使其投入使用,解决船舶上充气设备不足、单人救生筏充气耗时长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救生舱内还设置有对浮胎充气的补气装置。
通过补气装置,乘客可以从救生舱内对浮胎进行充气,以应对浮胎微量漏气、充气不足等紧急情况,同时避免在天气情况恶劣的救生舱外作业。
所述内充气装置包括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一端连通浮胎,另一端则设有单向吹气口。
乘客在救生舱能即可使用单向气嘴吹气以补充浮胎内的气体,吹气管、单向气嘴等结构同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使得单人救生筏更便携。
进一步的,所述单人救生筏的底部设有多个平衡水袋。
平衡水袋在水面下可被灌注入水,增加单人救生筏重量,从而保持其稳定性,增强抗风浪能力,防止翻沉。平衡水袋在储存时并不增加单人救生筏整体的重量,使单人救生筏易于保存、携带。
所述单人救生筏截面为梨形,其半径由单人救生筏头部向尾部逐渐缩小;所述平衡水袋设置于单人救生筏底部的两侧及尾部。
所述平衡水袋为长条形,两侧的平衡水袋沿单人救生筏轴向设置,尾部的平衡水袋沿救生筏径向设置;所述平衡水袋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单人救生筏外侧的注水孔。
将平衡水袋设置于单人救生筏的两侧及底部,能够最大程度低保持救生筏在水面上平稳并易于操控其方向;朝外设置的注水孔使平衡水袋能够在入水后迅速灌满水。
更进一步的,此外所述浮胎外侧还设有至少一条织带。
织带的设置,一方面便于不慎落水的乘客攀爬上单人救生筏,另一方面也能够作为牵引的附着点,便于救援工作的开展。
所述防水顶篷上还设有至少一面防水观察窗。
乘客于救生舱内可通过防水观察窗探查外界情况,以随时应对多变的水面状况。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的大型救生筏,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等优点,更容易在水上救援工作中发挥作用;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防水顶篷能够为乘员提供足够的保护,使其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为单人救生筏提供一更舒适的乘坐环境;
3.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便捷的补气装置,在单人救生筏浮胎充气不足或漏气等紧急情况下能够用其进行补齐,保证乘员的生命安全。
4.本实用新型底部设置了平衡水袋,增强单人救生筏的抗风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角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77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电动自行车的电控制动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