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钻头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6280.3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7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余;李俊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39/18 | 分类号: | B23B39/18;B23B47/16;F16H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头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钻头钻机。
背景技术
钻孔机械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现有的钻机通常只有一个钻头,实施钻孔操作时整体效率不高,特别是在加工双孔零件时,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将被加工零件移动合适位置或旋转到合适角度,而这个合适的位置及角度多凭操作人员的经验判断,这样导致操作过程复杂化和专业化,需要有操作经验的操作人员才能完成,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工作人员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且钻头偏摆量大,造成钻孔精度低、噪音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钻头钻机,具有一次性可完成双钻孔加工,钻孔效率高以及钻孔精度高、噪音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钻头钻机,包括设有钻头的主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副钻以及传动机构,所述主钻上设置有一固定座,所述副钻经轴承装配于固定座上并可在固定座上转动,主钻与副钻平行布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传动带以及皮带张紧机构,从动带轮装配在副钻上,主动带轮装配在所述主钻上并随主钻旋转,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经传动带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有的钻孔装置上设置副钻,并通过带传动实现双钻头同时运作,实现钻孔装置的同时双孔加工,具有钻孔效率高以及钻孔精度高的优点,采用主钻上设置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传动带直接与副钻上的从动带轮传动,这样设置下实现各副钻分布于主钻周侧;同时带传动具有不受传动距离限制及噪声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带张紧机构包括有张紧轮、张紧轮位置调节组件、固定带轮以及支撑架,所述张紧轮位置调节组件包括有设于支撑架上的长条形调节孔,调节孔内装配有张紧轮安装轴,所述张紧轮抵压在传动带外侧,且装配在张紧轮安装轴上可转动,所述张紧轮安装轴位于调节孔两侧位置分别设有锁紧螺母以及与锁紧螺母配合实现张紧轮位置调节后夹紧定位的轴向限位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为防松螺母,所述固定带轮动配于支撑架上,固定带轮套设于传动带上,张紧轮设置在主钻或副钻与固定带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置简单方便,安装方便,主要体现在固定皮带轮设置延长了传动皮带长度,便于皮带张紧装置布置安装,同时可减少主钻与副钻之间的设置位置,实现主钻与副钻近距离布置,而且在调节螺母为防松螺母,可有效防止张紧轮在工作过程中摆动致使调节螺母松动,避免张力不足而导致的皮带轮打滑现象,使传动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机构还包括有固定带轮位置调节组件,固定带轮位置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架上开设的条形孔、沿着条形孔分布的若干圆形凹槽以及插装在条形孔内的固定带轮安装轴,所述条形孔穿过圆形凹槽的中心,固定带轮安装在固定带轮安装轴上可转动,所述固定带轮安装轴上旋装将固定带轮安装轴夹紧在支撑架的条形孔内的锁定螺母和下限位螺母,所述固定带轮安装轴上套设有位于锁定螺母与支撑架之间的锁紧垫片,锁紧垫片适配嵌入圆形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固定带轮可位置调节,实现对传动带与主钻上的主动带轮和副钻上的从动带轮配合情况,实现传动情况的可调节,同时具有辅助调节传动带张紧度的作用,而且其位置的锁紧固定,采用圆形凹槽和锁紧垫片配合,具有有效防止固定带轮因工作时受力的牵引致使其移动,位置固定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的条形孔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条形孔的开口为弧形扩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方便安装和拆卸固定带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螺母本体轴向一端设有法兰盘,法兰盘端面上设有呈现由螺孔向外辐射状分布的锁紧凸齿,锁紧凸齿为逆时针的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锁紧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动带为齿形带,从动带轮和主动带轮为齿形带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传动稳定可靠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钻头钻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62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后排中间座椅三点式安全带系统
- 下一篇:封合加强的彩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