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排气管隔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5628.7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义;周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力得汽车附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4 | 分类号: | F01N13/14;F01N13/08;F01D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排气管 隔热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隔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管隔热板,适合用来制造排气管隔热罩以及涡轮增压器隔热罩等。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机动车发动机排气管隔热板一般都是由单层金属板冲压成型的,用于制成发动机排气管隔热罩,发动机排气管吸收高温气体后导致其表面的温度较高,热量向四周发散,由于普通的单层金属隔热罩的隔热效果差,从而使得排气管隔热罩的外表面的温度也非常高,从而使得发动机舱内各部件,如空调散热器温度升高严重影响制冷效果,同时还会导致排气管周围的其他零部件易老化、损坏等,同时现在的普通的排气管隔热板自身强度不够,容易引起震动而产生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排气管隔热板的隔热效果差、强度低,容易产生震动和噪音,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隔热效果好,强度高、抗震、减噪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发动机排气管隔热板,尤其适合用来制造排气管隔热罩以及涡轮增压器隔热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排气管隔热板,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设置在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之间的隔热减震层,所述的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的表面为凹凸交错的波纹面。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起到支撑加强的作用,隔热减震层起到隔热减震的作用,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的表面为凹凸交错的波纹面,波纹面能进一步增加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的自身强度,起到抗震、降噪的效果,因此用该种隔热板制成的发动机排气管隔热罩或者涡轮增压器隔热罩时,隔热效果更加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金属板、隔热减震层和第二金属板相互贴合,所述的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对应边缘处设有密封条。密封条能防止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边缘处热量泄漏,同时也增加第一金属板、隔热减震层和第二金属板这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密封条与第二金属板或者第一金属板为一体式结构。密封条由第二金属板或者第一金属板的边缘处弯折延伸形成的,制造成本低,连接更加可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强度大,机械加工性能、冲压性能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的厚度在0.15mm-0.25mm之间。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太薄则强度不够,太厚则浪费材料、提高成本,因此厚度在0.15mm-0.25mm之间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热减震层的厚度在1mm-3mm之间。隔热减震层主要起到隔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减震效果,因此厚度要稍微大一点,厚度在1mm-3mm之间较合适。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隔热效果好,强度高,抗震降噪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金属板1第二金属板2隔热减震层3密封条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发动机排气管隔热板,包括第一金属板1、第二金属板2和设置在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之间的隔热减震层3,第一金属板1、隔热减震层3和第二金属板2相互贴合,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对应边缘处设有密封条4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的表面为凹凸交错的波纹面,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起到支撑加强的作用,隔热减震层起到隔热减震的作用,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的表面为凹凸交错的波纹面,波纹面能进一步增加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的自身强度,起到抗震、降噪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密封条4与第一金属板1为一体式结构,密封条4是由第一金属板的边缘处弯折延伸形成的,制造成本低,连接可靠,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由不锈钢制成,第一金属板1、第二金属板2的厚度为0.2mm,隔热减震层3的材料厚度可以取用5mm的陶瓷纤维纸,最后压制成型后的厚度为2mm,陶瓷纤维纸的导热系数低,可以耐800℃的高温,能保证隔热罩外周零部件的低温,大大提高了发动机排气管隔热罩的隔热效果。因此用该种隔热板制成发动机排气管隔热罩或者涡轮增压器隔热罩时,强度高,抗震、降噪、隔热效果都比较好,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力得汽车附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力得汽车附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5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