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5625.3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9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倩;李浩;付曦;刘欢;窦桂琳;刘晓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空调 冷凝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空调冷凝水的回收利用技术包括两种:第一种,对空调冷凝水的冷量加以利用;第二种,将空调冷凝水当作水资源进行利用。
对于冷凝水冷量的利用主要是用于冷却冷凝器。通常情况下,空调冷凝水的温度为10到15摄氏度,同时对冷凝水的蒸发潜热加以利用,冷凝水的冷量较为可观。利用冷凝水对冷凝器进行冷却能够使得冷凝器的传热效果得到有效改善,减少空调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并且能够降低由于空调冷凝水的排放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应该说是一举两得。将空调的冷凝水作为水资源进行利用主要有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作为冷却水塔的补充水、作为绿化的灌溉用水以及作为卫生用水。
但是,对于以上所有的利用方式仅从单一方面对冷凝水加以利用,对于家用分体式空调冷凝水的利用装置又很难做到集功能与美观于一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空调冷凝水未被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分体式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将原本废弃的水资源利用起来,调节室内环境、提高空调制冷效率,集成性突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分体式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与空调室内机蒸发器连接的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连接于三通阀的进水口,所述三通阀包括由第一控制阀控制的第一出水口和由第二控制阀控制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导液管连接于室内装置,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三导液管连接于室外装置;
所述室内装置包括由机体壳和机体盖构成的加湿机体,所述机体盖一体连接有并排设置的存水腔和浮子腔,所述存水腔和所述浮子腔之间开设有位于两者下部的通道;所述存水腔顶部设置有内含过滤纸的空心软木塞,所述空心软木塞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导液管的导液管接入端,所述存水腔底部安装有超声波加湿器;所述浮子腔中设置有顶部固定有浮动接触式液位开关定子的导轨柱,所述导轨柱上套有能够沿所述导轨柱移动的浮动接触式液位开关浮子,所述浮动接触式液位开关定子和所述浮动接触式液位开关浮子用于控制超声波加湿器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室外装置包括设置有水泵进水口和水泵出水口的微型水泵,所述水泵进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三导液管,所述水泵出水口端部设置有喷头。
所述空心软木塞与所述加湿机体的机体盖之间设置有冷凝水收集器,所述冷凝水收集器内安装有内设光源的透明管。
所述超声波加湿容器下方设置有木制容器,所述木制容器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加湿机体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分体式空调,尽可能地回收了空调冷凝水,并且集室内加湿、室内照明、无土栽培、强化冷凝器换热等功能于一体,节约了空间,顺应了家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人-机-环境三者效益最大化。具体地:
(1)本实用新型引入加湿的相关技术,并实现自动控制,夏季可利用空调冷凝水、冬季可加入生活剩余水开启加湿功能,调试室内空气湿度,使功能更加合理。
(2)本实用新型采用微型水泵与喷头的组合,强化冷凝器换热,提高空调制冷效率,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巧妙添加照明功能,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居环境,符合环境家电的理念。
(4)本实用新型利用空调冷凝水进行无土栽培,夏季可降低室内温度2—3℃;冬季可检测室内空气质量,人性化调节室内环境,提高居家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体式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室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超声波加湿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室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导液管;2,室外装置;2-1,微型水泵;2-2,水泵进水口;
2-3,水泵出水口;2-4,喷头;3,第三导液管;4,室内装置;4-1,导液管接入端;
4-2,冷凝水收集器;4-3,内设光源的透明管;4-4,冷凝水出水口;
4-5,加湿机体;4-5-1,浮动接触式液位开关定子;4-5-2,导轨柱;
4-5-3,浮动接触式液位开关浮子;4-5-4,浮子腔;4-5-5,通道;4-5-6,机体壳;
4-5-7,超声波加湿器;4-5-8,存水腔;4-5-9,机体盖;4-6,木质容器;4-7,支架;
4-8,空心软木塞;5,第二导液管;6,三通阀;6-1,第二控制阀;6-2,进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5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坝体浸润线监测模型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箱体的悬挂吊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