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5523.1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沪帆汽车塑料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22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下油底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油底壳。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汽车发动机的要求,发动机必须性能优越且符合环保概念,其中润滑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而噪声污染则不符合当今社会的环保要求。
现有的汽车发动机下油底壳的机油腔大多数为矩形腔,这样由于整车在加速、减速、上下坡过程中,下油底壳内的机油发生大幅度振荡,将产生大量泡沫,造成机油含气量增加,将不利于发动机部件的润滑效果。再者,机油与油底壳内壁发生的碰撞产生大量机械噪音。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下油底壳的不足和缺陷,特别需要一种能减少机油含气量、降低机械噪音的汽车发动机下油底壳,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机油含气量、降低机械噪音的汽车发动机下油底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下部设置有放油螺栓,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内壁为内凹弧形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油底壳本体顶部设置有安装边,所述安装边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和若干减重条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油底壳本体底部设置有加强筋。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下部设置有放油螺栓,能及时更换机油,内凹弧形内壁能够减缓机油在壳体内的波动和振荡,减少机油含气量,还能减缓机油对壳体内壁的冲击,降低机械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包括油底壳本体100,在油底壳本体100的下部侧面设置有放油螺栓110,能及时更换机油,油底壳本体100的内壁为内凹弧形内壁130,在本实施例中,油底壳本体100安装有放油螺栓110为不规则内凹弧形内壁130,能够减缓机油在油底壳本体100内的波动和振荡,减少机油含气量,还能减缓机油对油底壳本体100内壁的冲击,降低机械噪音。
油底壳本体100顶部设置有安装边120,安装边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121和若干减重条形孔122,通过安装孔121将本实用新型与曲轴箱连接,减重条形孔122能减少油底壳本体100的重量,也降低了发动机的重量。油底壳本体100底部设置有加强筋140,增加了油底壳本体100的强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沪帆汽车塑料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沪帆汽车塑料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5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冷器总成
- 下一篇:用于矿井降温装置的散冷终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