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激流孤岛的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5273.1 | 申请日: | 201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2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润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22 | 分类号: | B63C9/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激流 孤岛 救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救生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在洪水灾害时用于激流孤岛的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洪水多发国家,历年发生的洪水灾害都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山洪突发时,常常会有不及撤退的人员被困于洪水中孤岛的情况,而由于洪水的快速上涨,被困人员随时面临着被洪水淹没的危险。由于救援时间紧迫,水流也往往比较湍急,因此救援人员很难迅速到达洪水中孤岛的位置实施救援。可见,环境变化迅速、允许救援时间短是制约激流孤岛救援的主要因素。
目前,人们进行激流孤岛救援中较为成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消防人员带绳强渡法;(2)冲锋舟强渡;(3)釆用救援抛投器;(4)直升机救援。上述救援方式中,消防人员带绳强渡法难以应对过深或过急的河流;冲锋舟强渡在实际情况中,常常由于时间紧急而难以及时运抵现场;釆用救援抛投器往往受到救援距离、抛投精度与抛投重量的限制;直升机救援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普遍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激流孤岛救援施救困难、难以及时到达现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激流孤岛的救援装置,能够于洪水灾害中在水流湍急的情况下方便有效地实施救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激流孤岛的救援装置,包括用于定位在岸边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顶部设置有能够以所述固定装置为轴心自转的转体,所述转体连接牵引杆的一端,所述牵引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救生设备,所述救生设备连接有牵引绳。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入土钎头的入土钢管,所述入土钢管上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上部放置有套在所述入土钢管上的回转套,所述回转套上安装有拉杆。
所述牵引杆由首节连杆、中间连杆和末节连杆通过快速接口连接而成。
所述牵引杆在靠近所述固定装置的位置安装有推进杆。
所述救生设备为救生衣或救生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救援装置安全可靠,牵引杆带动救生设备在水流驱动和岸上人员的控制下,可以迅速准确的到达洪水中的孤岛位置,为待救援人员提供安全保障;牵引杆在不使用时分为多根连杆,因此可以通过常规交通工具快速运抵现场,便于搬运;使用时可以根据水流宽度选择连杆数量,从而调整牵引杆长度,并根据待救援人员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救生设备,适应性强;牵引杆可以在现场快速连接,并且与固定装置的定位操作同时进行,方便快捷,能够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搬运、适应性强,能够达到简化救援操作工序、方便快捷、及时准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提供的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所提供的救援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所提供的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中:1,牵引杆;1-1,首节连杆;1-2,中间连杆;1-3,末节连杆;1-4,连接套;2,固定装置;2-1,入土牵头;2-2,入土钢管;2-3,支撑套;2-4,回转套;2-5,拉杆;3,救生设备;3-1,救生圈;3-2,绑绳;4,牵引绳;5,推进杆;6,孤岛;7,河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激流孤岛的救援装置,主要由牵引杆1、固定装置2、救生设备3、牵引绳4和推进杆5构成。
牵引杆1由数根有机纤维或者薄壁钢管制成的管件连接而成,其长度根据所测河宽确定;管件两端设置有快速接口,且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及韧性。牵引杆1一端连接于固定装置2顶部,能够绕固定装置2进行水平转动,另一端设置有救生设备3。
固定装置2具有足够强度,以便打入地下一定深度,从而定位在河岸7。固定装置2顶部设置有连接牵引杆1的转体,转体能够以固定装置2本身为轴心进行自转。
救生设备3可视需要选用救生衣或救生圈,由麻绳与牵引杆1的末端相连。
牵引绳4应具有足够强度,系于救生设备3,由岸上人员拉住控制。
推进杆5为带有直角钩状的金属杆,插入牵引杆1靠近于固定装置2的孔中,用于方便向河内推拨牵引杆1,也可辅助牵引绳4对牵引杆1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5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座起重机节能式共振存仓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梯形岩棉斜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