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进中排结构的镜像对称布置的汽轮机排汽导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5095.2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倪定;谢尉扬;周仁米;顾伟飞;华敏;赵卫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24 | 分类号: | F01D25/2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进中排 结构 对称 布置 汽轮机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进中排结构的镜像对称布置的汽轮机排汽导流板。
背景技术
火电发电根据工程热力学基本原理,利用水在液态和气态的相变过程中具有吸收和释放热能的特性并可以周而复始重复循环利用的特点,以及汽轮机具有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能力,通过锅炉燃烧实现煤的化学能量转换成热能,再通过水和蒸汽的热力循环系统将热能输送到汽轮机中实现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最后,通过与汽轮机同轴连接的发电机实现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作功后的低压排汽进入凝汽器后被冷却凝结为液态水并继续循环使用。热力循环装置包括串联(或局部并联)形成热力循环回路的锅炉、汽轮机组(包括若干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凝汽器、低压加热器、除氧器、高压加热器、凝结水泵、高压给水泵,以及各式各样的阀门。为提高热力循环效率,火力发电通过设计的抽汽回热系统,将各级蒸汽通过汽轮机设置的抽汽口和抽汽管道,分别输送到由凝结水管道串接的表面式低压加热器,以及由高压给水管道串联的表面式高压加热器中,逐级加热由凝结水泵将凝汽器中的凝结水输送到除氧器,以及由高压给水泵将除氧器中除氧后的高压给水输送到锅炉,进一步提高锅炉的进水温度,节省锅炉的燃料消耗。在抽汽回热系统中,从汽轮机组中被输出的蒸汽量与加热器中流经的凝结水(或高压给水)量是自动相互对应匹配的。
随着技术进步,发电机组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为了带动大功率发电机组转动,汽轮机通常采用若干汽缸(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同轴联动运转的方式来带动发电机组运转,而反流式汽缸具有结构优化布置、综合性价比高而得到广泛运用;反流式汽缸包括反流式中压缸和反流式低压缸,它由多级呈镜像对称布置安装于同轴上的单元作功级组成,单元作功级是汽轮机的最基础单元,它由安置于转子的叶轮上若干只动叶片和安装于内缸的隔板套上若干只静叶片组成,热能蒸汽从反流式汽缸中部输入,并分成两股反向流动推动两侧叶轮同向转动,进而带动与汽轮机同轴的发电机转动,然后从内缸两端的排汽口通过外缸中部设置的排汽口汇合到一起之后,由一根排汽管引到低压缸继续作功,以实现发电机组运转发电的目的。现有技术简化了汽轮机结构,能够节省大量钢材。但是,因为汽轮机内缸的排汽流经内缸外表面时,由于内缸表面螺栓、接管及相关部件的不规则形状的阻碍作用,使得排汽的流场变得混乱,导致较大的流动损失。同时,汽轮机内缸长期承受中间进汽温度和排汽温度的温差作用,产生高温蠕变和永久变形,导致内缸中分面出现较大的贯通性张口和漏汽,影响设备安全和机组的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隔蒸汽与内缸接触来减少中进中排结构汽轮机各部温差形变的排汽导流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引导蒸汽顺畅流动且镜像对称布置的汽轮机排汽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中进中排结构的镜像对称布置的汽轮机排汽导流板,包括对称设置的內缸和外缸,所述內缸安装在所述外缸中,并在两者间形成一环绕內缸的环状蒸汽腔道,所述蒸汽腔道两侧对称设有进汽通道,所述外缸中部设有排汽通道,所述环状蒸汽腔道内夹持有左右对称且环绕內缸设置的两组排汽导流板,并将所述蒸汽腔道限制在所述排汽导流板外侧,所述对称的排汽导流板为流线型结构,其外侧边位于所述进汽通道内侧,其内侧边位于所述排汽通道边缘。在汽轮机内外缸间的蒸汽腔道中增设一呈流线型且匹配围合內缸的导流板,使得从进汽通道中流出的低能蒸汽沿着导流板外侧壁被引导至外缸上的排汽通道中排出,在內缸和导流板内侧壁间形成一保温层,既有效防止低能蒸汽与內缸外壁接触,有效减少內缸温度流失,进而减小內缸温差形变,还能利用流线型的导流板来减小低能蒸汽排放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有效提高能量循环利用效率,进而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还降低能耗。
作为优选,所述对称设置的排汽导流板内外两侧均匀设有若干带圆孔且长度合适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均通过与所述圆孔匹配的六角螺钉连接在所述內缸上,所述內缸外壁的两侧进汽通道边缘和中部均设有沿內缸圆周分布且与所述六角螺钉匹配的螺孔。所述导流板通过连接板固接在汽轮机的內缸上,方便安装和检修,由于连接板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使得连接板与內缸间的安装位置不会影响导流板的工作位置,在內缸外壁上均匀分布的螺孔为导流板提供稳定支撑,连接板与內缸间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既结构简单,连接强度好,还方便安装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50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