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满足大功率切换及控制信号延时功能的配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3828.9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1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俞达;赵雪梅;刘丙太;王颖;魏来;张国良;祝伟;章思严;马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足 大功率 切换 控制 信号 延时 功能 配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配电测控设备的设计,其设计方案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具有大功率切换、控制功能延时执行要求的航天飞行器供配电设备设计中。
背景技术
配电器是测量系统箭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设备,其作为测量系统供配电测控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地面设备的配合,完成遥测系统的地面及箭上供配电、测控功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通过多次出色地完成各类飞行遥测任务,为多型号飞行试验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参数信息。
天基测量设备由中继终端及相控阵天线组成,其中的相控阵天线具有有效功率大、无线信号方向性好等特点,其合理、高效的应用是对遥测系统的可靠补充与完善。由于其无线信号辐射功率大,为了保护整流罩内卫星的天线、火箭的箭载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同时考虑到测试时对人员的保护,系统设计中采取了两种手段:整流罩抛掉前相控阵天线采用不辐射无线信号的低功耗模式工作、整流罩抛掉后延时5s输出信号控制相控阵天线全功率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大功率切换及控制信号延时功能的配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满足大功率切换及控制信号延时功能的配电器,包括地面供电输入及信号采集接口Y177A、箭上电池输入接口Y177B、箭上配电及控制功能输出接口Y177C,电磁继电器K11、K12、K13、K21、K22、K31、K32,二极管V1、V2、V3,电阻R1、R2、R3;
电磁继电器K21、K22的常开双触点并联后一端接入Y177C的供电输出端,另一端接入Y177B的电池正输入端;电磁继电器K22一对单触点的固定端接入Y177C的供电输出端,该触点常闭端接入Y177A的地供指示输出端,常开端接入Y177A的箭供指示输出端;电磁继电器K31、K32的线包负端并联后接入Y177C的头罩分离信号正端,线包正端接入Y177C的供电输出端;电磁继电器K31、K32的两对常开触点分别并联再串联,串联后的一端接入Y177C的功率切换信号正端,另一端接入Y177C的供电输出端;二极管V1的阴极串联电阻R1后与电磁继电器K13的线包并联,并联后的一端连接Y177B的电池负输入端,另一端连接Y177C的紧急关机信号正端;二极管V2的阴极串联电阻R2后分别与电磁继电器K21、K22的线包并联;电磁继电器K11、K12的常闭双触点的固定端分别连接电磁继电器K21、K22线包,另一端接入Y177B的电池负输入端;电磁继电器K21线包的另一端接入Y177A的转电控制输入端;电磁继电器K21、K22的一对常开触点的固定端分别接入Y177B的电池正输入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电磁继电器K22的线包和电阻R2;二极管V3的阴极串联电阻R3后分别与电磁继电器K11、K12的线包并联,并联后一端接入Y177B的电池负输入端,另一端串联电磁继电器K13的两对常开触点后接入Y177B的电池正输入端;电磁继电器K11的线包连接Y177A的断箭供控制输入端。
所述的电磁继电器K11、K12垂直安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供电电路中功率型电磁继电器的双继电器(K21、K22)双触点并联、继电器线包并联消反峰电路(V2、R2)的设计,满足了天基设备大功率供电及负载电流存在跳变的功能及性能要求;同时,消反峰电路吸收了功率型继电器吸合瞬间产生的返向电动势能,降低了对设备本身及用电设备的电磁干扰。
(2)功率切换控制电路中释放延时类电磁继电器的双继电器(K31、K32)、双触点串并联的设计,提升了电磁继电器在线包断电情况下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满足了天基设备要求的功率切换控制信号延时约定时间、可靠输出的功能及性能要求。
(3)转电控制电路中电磁继电器自保电路的设计(K21、K22触点与线包连接),实现了地面转电控制脉冲信号可靠接收的性能与箭上自保的功能要求。
(4)断电控制电路中的小型电磁继电器的双继电器(K11、K12)双触点并联、继电器线包并联消反峰电路(V3、R3)的设计,有效降低了继电器触点在火箭飞行的恶劣力学环境下意外断开的风险;同时,消反峰电路吸收了功率型继电器吸合瞬间产生的返向电动势能,降低了对设备本身及用电设备的电磁干扰。
(5)紧急关机控制电路中小型电磁继电器(K13)的双触点并联、继电器线包并联消反峰电路(V1、R1)的设计,提升了外系统输入信号传输与执行的可靠性;同时,消反峰电路吸收了功率型继电器吸合瞬间产生的返向电动势能,降低了对设备本身及用电设备的电磁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3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