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点滴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1896.1 | 申请日: | 201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殷振;薛雁超;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点滴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点滴监测仪器。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生病住院时通常需要打点滴,如果点滴滴完而病人没有发现,后果很严重,由于点滴是连接血管,注意不到使药液完全滴完后,输液管管内就只剩余空气。由于人的血压高于管内的大气压,就会使血液倒回到输液管内,甚至升到吊瓶内,非常危险。如果是药量少,一瓶就可以的话,病人自己就可以监看,护士也能及时发现药液已经滴完,及时处理。而病人病情较重需要多瓶药,更换吊瓶时,护士会拔下输液管的塑料插头针插入新的吊瓶,但因为吊瓶多,病人不清醒或者需要休息,护士有时会注意不到,一般就必须有家属看护,以及时通知护士换吊瓶。
但有时连续七八瓶甚至更多,两瓶之间的间隔时间很长,如果再是夜晚睡觉时间,家属很可能睡着,很难保证看护的家属及时发现药液滴完而发生危险,甚至会危及病人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点滴监测仪,可以及时发现点滴已经滴完,及时通知看护病人的家属或护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智能点滴监测仪,包括左扣环、右扣环、中央控制器、声光报警器和电源,所述电源与左扣环、右扣环、声光报警器、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与左扣环、右扣环控制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与声光报警器连接;所述左扣环、右扣环的形状对称并相对设置,左扣环、右扣环位于滴管两侧且通过卡扣装置连接,左扣环、右扣环内侧面的形状均与滴管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左、右扣环内侧表面同时均匀密布有光线发射管和光线接收管,光线发射管和光线接收管均平行设置,所述左、右扣环内侧表面上均设有分界线,光线发射管和光线接收管分别位于分界线的一侧,左扣环的光线发射管和光线接收管与右扣环的光线接收管和光线发射管位置相对应;
还包括吊挂箱,所述中央控制器、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吊挂箱内,吊挂箱还设有用于吊挂吊瓶的电子称重计,电子称重计与中央控制器控制连接。
还包括夹止装置,所述夹止装置装夹在靠近滴管下方的输液管上,夹止装置包括外壳、左夹止部和右夹止部;左夹止部和右夹止部分左右连接在外壳的内侧面上,左夹止部包括夹止槽和连接在夹止槽后端的电磁线圈,右夹止部包括滑杆、夹止尖部和复位弹簧,滑杆一端连接在外壳内壁上,夹止尖部与滑杆另一端滑动连接,夹止尖部与滑杆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左夹止部的电磁线圈与中央控制器控制连接。
还包括手腕震动器,手腕震动器包括腕带、连接在腕带上的蓝牙接收端、震动装置和蜂鸣器,震动装置包括震动电机和震动电机驱动的震动块,所述中央控制器上设置有蓝牙传输装置,所述蓝牙传输装置和蓝牙接收端以及震动电机控制连接。
卡扣装置设置在左、右扣环的顶部和底部,包括设在左扣环和右扣环上对应可嵌扣的卡扣。
卡扣装置设置在左、右扣环的顶部和底部,左扣环和右扣环一侧连接处通过转轴铰接,另一侧连接处通过卡扣连接。
所述左扣环、右扣环内侧表面形状与滴管外表面形状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左右扣环发射和接收光线,判断输液器滴管的液面变化,从而及时发现输液管管内液体的变化,提醒人们及时处置,防止因为输液管内无液体而对病人导致的伤害。本实用新型可以扣在滴管上,使用十分方便,检测非常准确,大大减轻了陪护家属的负担,使家属可以休息好,不必过分担心药液滴完,避免了由于药液滴完而带来的伤害。
即使某些时候的药液浓度很大,光线无法穿透液面下方的药液,但仍可以通过监测上方液面的变化而测得液面的情况变化。
本实用新型同时使用电子重量计检测吊瓶内液体的多少,达到预设重量数值时,会提前一小段时间提醒人们提前注意,同时自动打开左扣环、右扣环的电路,使其处于工作状态,不必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节省电能,得到准确结果后及时提醒,两步式提醒,更加安全保险,也节约电能。结构非常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采用吊挂箱,可以更好地放置和安放电源、中央控制器和声光报警器,结构更合理,使用更方便,不会影响医疗操作和病人活动。
中央控制器在发现药液快滴完时,发出动作信号给夹止装置,夹止装置动作,及时使右夹止部的夹止尖部左移卡入到夹止槽内,将输液管夹止,等待人进行进一步处理。
手腕震动器可以及时提醒未在病人附近或者睡着的陪护人员,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保护功能,甚至可以同时传送信号到护士站,提示护士及时更换吊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学院,未经苏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