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有效排尘降温的溜破系统通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1817.7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余正方;罗正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5/04;E21F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姜开远 |
地址: | 653405 云南省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降温 系统 通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矿通风排污降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有助于溜破系统排污、降温,提高通风效率的可有效排尘降温的溜破系统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矿山开发生产中,通风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地下冶金矿山溜破系统是地下冶金矿山最复杂的工程,通风工程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目前,矿山溜破系统的通风系统工作面多,加上设计时回风量严重不足,往往造成风量不够、风速偏小,破碎洞室、转载洞室、胶带井、电气控制室远远满足不了排尘、降温要求,往往出现粉尘滞留、高温闷热的现象;加上其他掘进工程的炮烟进入严重污染进风源,CO、NO2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严重超标,矿井内可见度低,不仅影响采矿效率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为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溜破系统排污、降温,提高通风效率的可有效排尘降温的溜破系统通风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工作安全,有助于采矿溜破系统排污、降温,提高通风效率的可有效排尘降温的溜破系统通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溜破系统及通风系统,所述的通风系统为混合式通风结构,贯穿于溜破系统工作面上,与溜破系统形成通风循环配合。
本实用新型采取水幕净化降温、污风封堵及污风抽取的混合式通风循环方式,快速而有效地解决溜破系统中风量不够、风速偏小及排尘、降温难,粉尘滞留、高温闷热的问题。通过混合式污风封堵及污风抽取方式可以将含有炮烟、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排入回风道;同时,通过水幕净化降温可将含粉尘的气体经净化排到卸载站形成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适应性强,还有效地提高溜破系统内部风流动的可控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改善了工作环境,有助于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风堵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A图为开启状体,B为关闭状态;
图中:1-主进风井,2-斜溜井,3-破碎硐室,4-回风竖井,5-排尘回风巷,6-胶带井联道,7-水幕净化装置,8-风堵装置,9-抽风机,10-卸载站,11-电梯井,12-滑动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溜破系统及通风系统,所述的通风系统为混合式通风结构,贯穿于溜破系统工作面上,与溜破系统形成通风循环配合。
所述的通风系统包括水幕净化装置7、风堵装置8、抽风机9及回风竖井4,相互形成通风循环工作配合。
所述的水幕净化装置7分别设置于斜溜井2底部近破碎硐室3处及回风竖井4与排尘回风巷5交接处。
所述的水幕净化装置7包括喷雾装置及冷却水,二者雾幕式工作配合。
所述的风堵装置8包括风墙及风门,设置于胶带井联道6内,距电梯井11距离为胶带井联道6段总长的1/4~1/5。
所述的风墙大小与胶带井联道6竖直截面的大小相适应。
所述的风墙上设置滑槽,与风门形成滑轨式密闭配合。
所述的抽风机9设置于胶带井联道6与回风竖井4交接处。
所述的回风竖井4通过卸载站10及电梯井11与溜破系统及通风系统形成回风循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取水幕净化降温、污风封堵及污风抽取的混合式通风循环方式,快速而有效地解决溜破系统中风量不够、风速偏小及排尘、降温难,粉尘滞留、高温闷热的问题。
实际使用时,矿石从斜溜井中快速下滑至破碎硐室过程中,由于相互冲击作用,往往引起大量粉尘及热量,此时,在斜溜井2底部近破碎硐室3处及回风竖井4与排尘回风巷5交接处设置水幕净化装置7,可将含粉尘的气体经净化排到卸载站形成循环使用,同时通过水幕喷淋,矿井里的温度得到有效降低。通过风堵装置8及抽风机9,可以将含有炮烟、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排入回风道。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适应性强,还有效地提高溜破系统内部风流动的可控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改善了工作环境,有助于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未经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机防反转总成装置
- 下一篇:钻孔地质状况综合勘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