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出水冲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1736.7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4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平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出水 冲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泡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出水冲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饮茶方式所追求的是健康、安全与简便,人们在饮茶时,更喜欢现泡现喝,快速、简便的泡茶器已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现有的泡茶器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杯内设有杯内胆,且内胆上有压杆,通过按压压杆,使钢球脱离出水孔,实现渣水分离。类似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224568Y公开的泡茶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536903U公开的冲泡壶的构造,但是此类杯具在操作过程及制作工艺中存在以下缺点:1、钢球必须与连杆焊接,焊接后需再经电镀等防锈处理;2、钢珠及其连杆与杯内胆材料不一致,易造成接触部件磨损。
此外,现还有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泡茶器,如中国台湾专利号为CN8621440公开的泡茶杯,茶水泄漏是通过子杯座的顶柱顶起子杯中心出水孔处的钢球而实现,内杯座与内杯由它们的凸块与L型槽道配合,构成两者套合可形成不同程度的深浅关系,进而决定顶柱顶起钢球与否,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内杯需与外杯分离才能进行操作;2、凸块转向L型槽道的竖向槽且内杯置入外杯时,内杯座易受碰触而使顶柱顶起钢球,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使热烫的茶水漏出,因此存在烫伤危险的问题。
作为对上述泡茶器的改进,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958457U公开的带弹压式冲泡器的茶杯,但是类似这种泡茶杯的内胆大多是由内胆、过滤网、网座、出水杆、压簧、压柱、密封圈等多零件组成,零件多,组装复杂耗时,造价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出水孔出水空间受限,还存在出茶慢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快速出水冲泡器,在子杯底部设至少两个出水口以扩大出水空间、加快出水速度,并通过弹压式出水机构控制出水,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快速出水冲泡器,包括母杯、套接在母杯内的子杯、设于母杯和子杯上方的杯盖以及出水控制装置,所述出水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于子杯底部的出水口、设置于出水口处的弹压式出水机构、压杆以及设于出水口上方的过滤网,所述弹压式出水机构的数量与出水口的数量相同,所述压杆依次穿过杯盖和过滤网,压杆的上下运动带动弹压式出水机构打开与关闭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快速出水冲泡器在子杯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出水口,并采用弹压式出水机构控制出水,子杯内过滤网上方的空间用于放置茶叶等泡料,当子杯中的泡料浸泡一定时间后,按压压杆,此时弹压式出水机构打开对应的出水口,子杯内的水同时从各出水口流出,扩大了出水的空间,加快了出水的速度,满足了使用者需要快速简便冲泡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和弹压式出水机构分别设有三个,出水口以所述子杯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分布。类似三角形的稳定性,设置三个出水口以及对应的三个弹压式出水机构,并使其沿子杯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分布,结构简单、生产及制造方便,既不影响外观,又具有实用性,且清洗方便。实际生产制造时,出水口可为设置于子杯底部的带有孔的凸台式结构,在取出子杯放置时,凸台可直接作为脚架使用,该结构设计既不影响出水,又减少了子杯底部脚架的设置,提升子杯的整体美感。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压式出水机构包括设于出水口内的阀芯、设于阀芯顶部的阀芯柱、套设于阀芯柱上的弹簧、固定于子杯内并与阀芯柱相配合的单口套筒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压杆上下运动使驱动机构带动阀芯在出水口中上下移动。使用该冲泡器时,按压压杆,压杆驱使驱动机构运动,驱动机构带动阀芯向上移动全部或部分脱离出水口,此时弹簧压缩,出水口打开,水从出水口流出;松开压杆时,由于弹簧的复位运动,阀芯向下移动并重新回缩至出水口内,此时出水口关闭,水保留于子杯中。需要注意的是,本方案中,单口套筒下边缘与出水口上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阀芯的总长度,使阀芯始终处于单口套筒和出水口之间,保证冲泡器的正常工作。该冲泡器的结构简单,生产及制造简便,且长时间使用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节省成本。
其中,驱动机构的形式多样,只要能实现按压压杆带动阀芯向上移动即可。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直杆,直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于子杯底部内壁的限位柱,两条限位柱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直杆的直径,所述直杆的一端与阀芯插接、另一端设于两条限位柱之间并与所述压杆抵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翘板,翘板的转轴与子杯相对固定,所述翘板的一端与阀芯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压杆底部。优选地,所述翘板的转轴通过一个固定在子杯底部的带有凹槽的支柱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平,未经陈俊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杯
- 下一篇:一种可变换字牌的酒店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