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斜屋面与外墙相交处端部渗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1174.6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2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现亮;杜德俊;孙兆树;李世宁;刘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温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15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徐忠丽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屋面 外墙 相交 处端部 渗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器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斜屋面与外墙相交处端部渗漏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别墅建筑的顶面为斜屋面,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斜屋面与外墙相交处端部渗漏的隐患,斜屋面雨水会沿着斜屋面与外墙相交处渗入外墙保温层内侧,导致外墙出现渗漏,影响施工质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斜屋面与外墙相交处端部渗漏的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别墅外墙易出现渗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斜屋面与外墙相交处端部渗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与斜屋面贴合的第一导水面,第一导水面的一侧为与外墙面平行的第二导水面,所述第一导水面和第二导水面相交处的下边沿设置第三导水面,该第三导水面和第一导水面、第二导水面均密闭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水面和第一导水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水面与第一导水面、第三导水面均垂直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水面的宽度与外墙保温层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水面的上边沿设置向第二导水面一侧延伸的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水面的上边沿设置向外的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采用不锈钢板材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水面、第二导水面和第三导水面采用整块不锈钢板材折弯成型。
具体施工时,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安装在斜屋面和外墙相交处防水层以下,将第一导水面与建筑的斜屋面用胶粘贴合,同时第二导水面预置在建筑的外墙内与外墙面平行设置,第二导水面上的翻边用于将本装置固定在外墙上,整个装置隐蔽在外墙和斜屋面的保温层和保护层的内部,不会外露。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当在建筑的斜屋面与外墙相交处端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后,雨水会沿着第三导水面引导到斜屋面上,防止进入外墙保温层内部,从而防止雨水渗漏到外墙内造成外墙渗漏。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也不会影响建筑整体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止斜屋面与外墙相交处端部渗漏的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所示,一种防止斜屋面与外墙相交处端部渗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与斜屋面贴合的第一导水面1,第一导水面1的一侧为与外墙面平行的第二导水面2,第一导水面1和第二导水面2相交处的下边沿设置第三导水面3,第二导水面2与第一导水面1、第三导水面3均垂直相交,第三导水面3和第一导水面1、第二导水面2均密闭连接,使得第一、二、三导水面构成一个密闭的角形部,避免水流入斜屋面与外墙相交处的端部而渗漏到外墙内部。
其中,第三导水面3和第一导水面1之间的夹角为45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30-60度范围内调整。
第三导水面3的宽度与外墙保温层的厚度相同。为了便于固定和引导水流,第三导水面3的上边沿设置向第二导水面2一侧延伸的翻边31,第二导水面2的上边沿设置向外的翻边21。
通常,整个装置采用不锈钢板材制作而成,第一导水面1、第二导水面2和第三导水面3采用整块不锈钢板材折弯成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温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温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