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轮热疲劳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1131.8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宣海军;牛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郑红莉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 疲劳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疲劳性能的测试,尤其涉及一种飞轮热疲劳试验机。
背景技术
飞轮是安装在汽车发动机曲轴后端的较大的圆盘状铸造零件,它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应用广泛。它的功能是将活塞式发动机做功行程的部分能量储存起来,以克服其他行程的阻力,使曲轴均匀旋转;并通过安装在飞轮上的离合器,把发动机和汽车传动系统连接起来。正常行驶车辆的发动机飞轮始终处于高速旋转状态,通过紧紧挤靠在飞轮上的摩擦片组件的反复接触与分离,实现车辆的启停。存在旋转速度差的摩擦片的快速接触过程中产生大量摩擦热导致飞轮局部区域快速升温。因此,飞轮的一种典型性能是热疲劳性能,即飞轮在承受高低温间隔作用时,飞轮的结构、材料等都将受到考验。
公开号为CN10225289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焊缝疲劳试验装置,它包括驱动试验工件旋转的驱动部分,给试验工件加载的加载部分,在试验工件的焊缝处设置应力测力用应变片;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在试验台座上设置的交流电机,交流电机的转轴连接传动轴,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连接试验工件用的飞轮盘;在试验台座上还设置支撑传动轴的前支撑板、后支撑板;所述的加载部分包括在试验台座上设置的吊块座,与吊块座铰接的承重轴,可在承重轴上滑动的加载用吊块。所述的试验工件上活动套接轴承套,所述的承重轴套接轴套,所述的轴承套与轴套通过连接杆连接。该装置解决焊缝疲劳试验装置对焊缝的疲劳强度、焊缝所受应力状况无法可靠有效进行检测的问题。
公开号为CN10262102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热-力耦合疲劳实验 装置及方法,该装置被测材料试样、冷-热疲劳系统以及应力疲劳系统,所述试样包括夹持段、试验段和过渡段;所述冷-热疲劳系统包括高频感应线圈、旋转密封装置、流量泵、温度传感器、加热电源、冷却介质管道及控制系统;所述应力疲劳系统主要包括主动旋转夹具、从动旋转夹具、传动齿轮、交流电机及交流电机控制系统。所述方法是:将被测试样与冷-热疲劳系统以及应力疲劳系统进行连接、固定,进行冷-热疲劳的同时进行不同应力下的应力疲劳,得到应力疲劳寿命随循环应力的变化曲线;调整冷热疲劳的参数,即可得到冷热疲劳温度对疲劳极限的影响。
以上两个专利公开的装置都是用来测疲劳性能,但它们的试验装置都不适用于飞轮结构。飞轮是一种需要长期运行的部件,因此通过专门的考核试验来研究飞轮的热疲劳特性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轮热疲劳试验机。该试验机以飞轮作为试验对象,通过感应线圈对待测飞轮进行加热,利用冷却总成对飞轮冷却,可以模拟车辆正常行驶条件下发动机飞轮被反复加热、冷却的热疲劳工作状况,获得与实际工况相一致的热疲劳测试结果。
一种飞轮热疲劳试验机,包括台架,还设有:
飞轮旋转总成,包括设置在台架上的交流电机,以及与台架转动配合且受所述交流电机驱动的飞轮固定台;
定位总成,包括移动台以及带动该移动台改变水平和竖直位置的驱动机构;
加热总成,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台上的电源装置,和该电源装置相连用于加热待测飞轮的感应线圈;
检测总成,包括用于采集飞轮温度的温度探测器,及记录温度探测器传送的信号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冷却总成,冷却总成包括架设在所述飞轮固定台上方的喷嘴,及与该喷嘴相连的冷却介质管路,冷却介质管路上设有控制开关。
所述定位总成中的驱动机构包括:
水平移动架,与所述台架滑动配合;
第一滚珠丝杆,用于驱动水平移动架;
第二滚珠丝杆,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架上用于驱动移动台升降。
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可调节感应线圈与飞轮的水平相对位置。
所述第二滚珠丝杆可调节感应线圈与飞轮的竖直相对位置。
所述飞轮旋转总成中的交流电机连接驱动所述飞轮固定台的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安装在飞轮固定台下端的大带轮,安装在交流电机下方的小带轮,以及连接大带轮和小带轮的同步传动带。利用减速装置可驱动飞轮低速旋转,使得飞轮能够均匀加热。
所述飞轮固定台设置在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台架上的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的下方连接有所述大带轮,所述交流电机的驱动轴上连接有所述小带轮。
所述飞轮固定台上设有可拆卸工装,该可拆卸工装将飞轮固定台可拆卸地固定在旋转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1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