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模式电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0668.2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9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电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模式电脑。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脑款式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电脑使用于不同场合的需要。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PAD)均适合于便携式使用,笔记本电脑更适合于移动办公、字符输入的操作;而平板电脑则在娱乐应用、会议展示等方面有较好的用户体验。人们希望研发一种兼具两者优点的电脑,然而直接将原有的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更换为接触式的显示屏并不能得到良好的使用体验:一般笔记本电脑的展开角度为0至约135°,这种展开范围对于平板电脑来说并不合适,不便于操控,而且键盘与接触式显示屏同时生效时,容易产生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便携式电脑难以将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结合在一起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模式电脑以解决该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构造一种双模式电脑,包括主机模组和显示屏模组,主机模组的一侧边与显示屏模组的一侧边铰接,铰接角度为0°至270°;主机模组的一面设置有键盘,显示屏模组的一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键盘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主机模组与所述显示屏模组的铰接角度为0°时均朝向外侧,且此时所述键盘平面与所述显示屏相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双模式电脑,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键盘平面与所述显示屏的铰接角度的角度检测装置,所述角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系统模组与显示屏模组的铰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双模式电脑,还包括用于使双模式电脑在笔记本电脑模式和平板电脑模式间切换的模式切换装置,模式切换装置设置在主机模组内,与角度检测装置连接,模式切换装置通过角度检测装置检测到铰接角度为0时切换到平板电脑模式,铰接角度为270度时切换到笔记本电脑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双模式电脑,显示屏为触控式液晶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双模式电脑,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的触控感应层、前面板、液晶屏、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在层叠后形成铰接轴。
本实用新型的双模式电脑,前面板上设置有前面板铰接件,后面板上设置有后面板上设置有后面板铰接件;前面板铰接件与后面板铰接件在层叠后形成铰接轴。
本实用新型的双模式电脑,所述主机模组包括下壳体、上壳体、键盘和电池,键盘卡接在上壳体上,电池嵌入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边;上壳体和下壳体拼合后,在侧边组合成铰接轴。
本实用新型的双模式电脑,上壳体上设置有上壳体铰接件,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下壳体上设置有下壳体铰接件;所述上壳体铰接件与下壳体铰接件在层叠后形成铰接轴。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双模式电脑,能够在笔记本模式和平板电脑模式之间相互切换,通过铰接的角度切换模式,两种模式不会相互干扰;由于将显示屏的装配方式改成非常规模式,在扣合的状态下显示屏朝外,符合一般平板电脑的操作需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笔记本电脑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平板电脑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主机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先实施例显示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铰接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笔记本电脑模式下的示意图,图2为该实施例在平板电脑模式下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双模式电脑包括主机模组100和显示屏模组200,主机模组100的一侧边与显示屏模组200的一侧边铰接,铰接角度为0°至270°。与一般的笔记本电脑相比,常规的笔记本电脑只能铰接角度最大只能到约135°
同时,显示屏模组采用非常规的设置:主机模组100的一面设置有键盘110,显示屏模组200的一面设置有显示屏,键盘110所在平面与显示屏所在平面在铰接角度为0°时朝向外侧,在铰接角度为270°时,键盘110与显示屏构成90°的二面角。形成一般的笔记本电脑的展开形态。常规的笔记本设置为,铰接角度为0°的时候(显示屏模组与主机模组扣合),键盘与显示屏相互贴近,不显漏在外,使用者无法看到显示屏,也无法对键盘进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06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装置
- 下一篇: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