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动物针灸多功能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9841.7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8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举;王春田;谢鑫;张小卿;曹阳;吴景东;黄学军;柴纪严;陈靖;刘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王东煜 |
地址: | 11084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动物 针灸 多功能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动物固定器领域,特别涉及实验动物针灸多功能固定器,是动物进行固定操作时所用的实验动物固定器。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使用的实验动物针灸普通固定架,固定以后只能针灸背部(或腹部)如果想针灸腹部(或背部)必须重新固定。
因此需要一种能方便的不需重复固定动物即可方便的针灸背部或腹部的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针灸动物时需要重复固定的问题,提供实验动物针灸多功能固定器,将上层的动物固定板变成可活动式,不需重复固定动物,结构简单,方便易用。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验动物针灸多功能固定器,包括动物固定板、支撑板和多个支撑柱。
其技术要点在于:
动物固定板上开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在第二开口一侧的动物固定板的上边缘、下边缘和右边缘,一体设置有多个凸起。动物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板装配孔。
支撑板上开设多个支撑板装配孔。固定板装配孔与支撑板装配孔位置相对应。
支撑柱包括固定杆和调节杆。调节杆下端固定联接有螺杆, 调节杆上端固定联接有装配杆。调节杆的直径大于装配杆的直径。
螺杆穿过支撑板装配孔,与位于支撑板装配孔下方设置的固定杆的螺纹孔螺接。
装配杆穿过固定板装配孔。动物固定板卡设在多个调节杆的上端面。
所述的多个凸起可与动物固定板位于一个平面。
在第一开口外侧的动物固定板上可固定有头部固定杆。
上下两层,上层动物固定板固定动物,动物固定板中间镂空便于再次针灸,动物固定板边上留有的凸起便于固定动物。下层支撑板用于支撑动物。
将动物放置在动物固定板上,用绳子将四肢固定在多个凸起上,头部位于第一开口处,腹部位于第二开口处。针灸完背部以后,将动物和动物固定板整体翻转,再装设在支撑柱上,即可针灸腹部。根据动物的大小,可旋转调节杆完成高度调整。
其优点在于:
为了动物固定一次以后背部和腹部都可以针灸因而把上层的固定板做成活的。针完背部翻过来可以针腹部,下层板解决动物反过来以后的支撑问题。
并且便于清洗、使用方便不用麻醉、适用于不同动物,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稳定,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有利于医疗及其科研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动物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动物针灸多功能固定器,包括动物固定板3、支撑板4和四个支撑柱8。
动物固定板3上开设第一开口1和第二开口2。
在第二开口2一侧的动物固定板3的上边缘、下边缘和右边缘,一体设置有多个凸起5。动物固定板3上开设有四个固定板装配孔6。
第一开口1对应动物头部部位,第二开口2对应动物腹部部位。
支撑板4上开设四个支撑板装配孔7。固定板装配孔6与支撑板装配孔7位置相对应。
支撑柱8包括固定杆9和调节杆11。调节杆11下端固定联接有螺杆12, 调节杆11上端固定联接有装配杆10。调节杆11的直径大于螺杆12的直径,调节杆11的直径大于装配杆10的直径。调节杆11和装配杆10均为圆柱体杆。
螺杆12穿过支撑板装配孔7,与位于支撑板装配孔7下方设置的固定杆9的螺纹孔螺接。
装配杆10穿过固定板装配孔6。动物固定板3卡设在四个调节杆11的上端面。
所述的多个凸起5与动物固定板3位于一个平面。
在第一开口1外侧的动物固定板上固定有头部固定杆13。
所述的凸起5为梯形。使用时,可以将家兔的四肢用绳子固定在多个凸起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未经辽宁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9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抓取固定大鼠进行腹腔注射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工植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