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字电表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8999.2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薛云灿;朱元元;杨启文;张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G01R22/10 | 分类号: | G01R22/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数字 电表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电表识别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字电表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很多地方的电力网供电管理多采用传统的人工抄表、收费定期结算的管理模式,随着城市人口及高层建筑的增加,此种主要依靠人力对商业用电和生活用电数据进行抄读,工作量日益增大并且比较繁琐,容易出现漏抄、少抄、抄错等现象,并且抄表数据统计主要依靠人力,报表生成周期长,统计结果分析慢,获得结果不能及时反映出系统用电量的需求分布,对供应系统的网络优化没有参考价值,严重限制了供电系统的供电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并且在很多特殊情况下,由于受到现场条件的种种限制和处于安全的考虑,抄表人员很难直接进入监控点进行观测,这就需要借助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电子设备进行监测工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字电表识别系统,该系统可以减少运营成本,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避免许多人为和自然因素,彻底根治抄表不到位、抄错、漏抄或少抄等现象,达到同步抄表和缩短抄表周期的作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字电表识别系统,包括:数字电表、RFID标签、摄像头、定位模块、视频服务模块、通信网络模块、监控中心室,所述通信网络模块包括GPRS网、移动内部网络和因特网;所述数字电表与RFID标签相连,所述RFID标签通过射频识别与定位模块相连,所述定位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信息,并控制摄像头对数字电表进行拍照;所述摄像头与视频服务模块连接,所述视频服务模块用于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转化和编码,所述视频服务模块和定位模块与GPRS模块相连,使数据信息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移动内部网络,所述移动内部网络把网络转化成因特网,通过因特网把数据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室。
上述定位模块包括读卡器、定位引擎、定位服务器、控制器和编码器;所述读卡器用于获得RFID标签中存储的信息,并把信息传输到定位引擎,所述定位引擎用于计算RFID标签中的位置信息,把标签信息和位置信息传输到定位服务器,所述定位服务器一端连接控制器,另一端连接编码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摄像头,所述编码器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便于信息的传输。
上述视频服务模块包括视频服务器和视频编码器,所述视频服务器一端与摄像头相连,另一端与视频编码器相连,所述视频服务器将输入的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处理,所述视频编码器将输入的信息进行压缩编码,所述视频编码器与GPRS模块连接,使信息利用GPRS网络进行传输。
上述监控中心室包括服务器和组态软件,
所述服务器包括:
用于向服务器提供文件的文件服务器;
用于完成数据的处理、缓存、转换的数据库服务器;
用于集成遗留系统和数据库、为Web站点提供支持和开发Web集成系统等性能管理的应用程序服务器;
所述组态软件包括:
用于对图片上的数字进行识别的数字识别软件;
用于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查询和处理的信息查询系统;
用于用户对详细的用电数据进行查询的用户服务系统;
用于通知用户的用电量和通知维修人员维修地址的短信通知系统。
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到用户的信息,能够定位到具体每户的电表位置,能够采集到用户电表的图片信息,能够利用费用低廉、高速传输的网络进行传输,能够利用软件精确高效的识别出电表数字,能够利用软件知道每个用户这月的用电量和整个用电量的分布,能够提供用户对自己具体用电详细情况查询的服务,能够通过软件告知用户每月的用电量和通知维修人员具体的维修地址,并能够通过相关指令控制摄像头开关工作,节约能源,使整个系统具有数字化、便捷化、精确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字电表识别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是定位模块的组成图。
图3是视频模块的组成图。
图4是监控中心室的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8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内阻监测系统
- 下一篇:交直流验电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