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陶瓷内管外热式发热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8864.6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9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刁应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刁应星 |
主分类号: | H05B3/46 | 分类号: | H05B3/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曾旻辉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内管外热式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陶瓷内管外热式发热芯。
背景技术
发热芯大量的运用于工业生产,家用小电器、电烙铁以及美容业的加热设备中,现有的发热芯由于其结构设计的缺陷,导致未能解决致命性的安全隐患、拆卸、安装、维修不便、发热丝遇热松散等缺陷,其安全性低,使用寿命有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全陶瓷内管外热式发热芯,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使用寿命更长。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陶瓷内管外热式发热芯,包括陶瓷内管、电加热丝、陶瓷尾套,陶瓷内管为一体式结构,其具有加热段及固定段,固定段位于加热段的前端,固定段上具有固定螺孔,陶瓷尾套与加热段的末端连接,电加热丝缠绕在所述加热段上。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所述陶瓷尾套上设有同向输出引线,该同向输出引线与所述电加热丝电气连接。
所述电加热丝呈螺旋状均匀缠绕在所述加热段上,并通过高温粘胶层与所述加热段固定。
在所述电加热丝外包裹有云母片,并用耐高温不锈钢丝缠绕。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在使用时,电加热丝通电后产生热量,陶瓷内管作为电加热丝的固定载体,其采用一体式结构,舍弃了传统金属支架头的存在,电加热丝均匀缠绕在陶瓷内管的加热段上,降低了材料消耗,整个结构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在使用过程中,陶瓷内管及电加热丝的结构更合理,使用寿命更长。
2、在所述陶瓷尾套上设有同向输出引线,电加热丝通过该同向输出引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
3、所述陶瓷内管为中空结构,可用在各种电加热具上。
4、电加热丝通过高温粘胶层与所述加热段固定,避免电加热丝由于加热膨胀产生变形、松驰而引起电加热丝移位,最终影响到电加热丝的加热效果及使用寿命。
5、在所述电加热丝外包裹有云母片,并用耐高温不锈钢丝缠绕构筑防护层。
该全陶瓷内管外热式发热芯合理简洁紧凑的结构,降低了耗材,做到全方位绝缘拆卸安装,维修简便快捷,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全陶瓷内管外热式发热芯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加热段,11、固定段,12、螺钉,20、陶瓷尾套,21、同向输出引线,30、电加热丝,40、云母片,50、不锈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全陶瓷内管外热式发热芯,包括陶瓷内管、电加热丝30、陶瓷尾套20,陶瓷内管为一体式结构,其具有加热段10及固定段11,固定段11位于加热段10的前端,固定段11上具有固定螺孔,螺钉12连接在固定螺孔上,陶瓷尾套20与加热段10的末端连接,电加热丝30缠绕在所述加热段10上。
其中,在所述陶瓷尾套20上设有同向输出引线21,该同向输出引线21与所述电加热丝30电气连接。所述陶瓷内管为中空结构,其固定段11的外径大于加热段10的外径。所述电加热丝30呈螺旋状均匀缠绕在所述加热段10上,并通过高温粘胶层与所述加热段10固定。
在所述电加热丝30外包裹有云母片40,并用耐高温不锈钢丝50缠绕。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在使用时,电加热丝30通电后产生热量,陶瓷内管作为电加热丝30的固定载体,其采用一体式结构,舍弃了传统金属支架头的存在,电加热丝30均匀缠绕在陶瓷内管的加热段上,降低了材料消耗,整个结构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在使用过程中,陶瓷内管及电加热丝30的结构更合理,使用寿命更长。
2、在所述陶瓷尾套20上设有同向输出引线21,电加热丝30通过该同向输出引线21与外接电源相连接。
3、所述陶瓷内管为中空结构,可用在各种电加热具上。
4、电加热丝30通过高温粘胶层与所述加热段10固定,避免电加热丝30由于加热膨胀产生变形、松驰而引起电加热丝30移位,最终影响到电加热丝30的加热效果及使用寿命。
5、在所述电加热丝30外包裹有云母片40,并用耐高温不锈钢丝50缠绕构筑防护层。
该全陶瓷内管外热式发热芯合理简洁紧凑的结构,降低了耗材,做到全方位绝缘拆卸安装,维修简便快捷,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刁应星,未经刁应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8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薄板平面内压缩失稳的夹持装置
- 下一篇:电热布及基于电热布的取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