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7846.6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9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奥林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杨玉蓉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源 烟气 自动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比如火力电厂,垃圾焚烧电厂,化工厂,造纸厂等行业会把生产所产生的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所排放的废气需要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标准,因此需要烟气连续监控系统对各种工业废气排放源进行连续监测。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直接抽取技术进行烟气排放在线监测,即采用专用的加热采样探头将烟气从烟道中抽取出来,并经过伴热传输,使烟气在传输中不发生冷凝,烟气传输到烟气分析柜后进行除尘,除湿等处理后进入分析仪进行分析检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一般包括依次的采样探头、电加热采样管线、样气预处理系统、气体分析仪以及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样气预处理系统一般包括除湿系统和采样泵,采样探头中设有过滤器。
现有技术中的烟气连续监控系统存在以下一些技术问题:
1、现有的烟气排放监测系统,大多是单独对气态污染物进行监测或颗粒物监测,在同一区域获取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监测数据时,由于两者监测的频率、数据采样周期、以及数据转换格式、传输方式等无法完全匹配,从而造成监测的误差,不利于进一步的污染治理工作;
2、现有的烟气排放监测系统多不具备烟气参数的监测,而关于烟气的流速、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也是对于烟气排放情况的一个重要反映,其监测数据能够更加准确反应出烟气排放情况;
3、现有的烟气排放监测系统,通常是通过有线互联网络进行数据交互,在一些湖心、荒岛、森林等区域,通过有线互联网方式需要大量布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基准时钟采样频率且集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实时在线监测为一体的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系统,及时快速地为污染源的治理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同时采用多探头取样,使得采样数据更加准确反映烟气排放情况,提高监测准确率,本系统还集成了烟气参数监测,对烟气排放情况提供了准确完备的参考数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系统,包括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颗粒物监测子系统、集线器、GPS时钟控制模块、PLC控制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以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数据库服务器,
所述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包括气态污染物采样探头、预处理装置、零气和标准气体输入装置、以及气态污染物分析仪,所述气态污染物采样探头输出端与预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预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气态污染物分析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态污染物分析仪的输出端与零气和标准气体输入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零气和标准气体输入装置的输出端与预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态污染物分析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颗粒物监测子系统包括颗粒物采集装置和颗粒物测量仪,所述颗粒物采集装置的输出端与颗粒物测量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颗粒物测量仪的输出端与集线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处理装置,所述集线器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处理装置输出端与所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数据库服务器连接;
所述GPS时钟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控制端分别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探头、颗粒物采集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所述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包括流速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湿度变送器,所述流速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湿度变送器的输出端分别集线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还包括液晶显示屏、打印机和存储装置,所述液晶显示屏、打印机的输入端均与该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存储装置与该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双向连接。
进一步的,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还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气态污染物分析仪双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颗粒物监测子系统还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颗粒物测量仪双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双向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通过GPRS、WCDMA、cdma2000、TD-SCDMA无线通信网络交互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奥林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奥林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78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
- 下一篇:用于将太阳能电池封装在聚合物粘合体中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