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载悬浮型填料的内循环流化床废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6937.8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3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龙;杜书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沃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载 悬浮 填料 循环 流化床 废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用设备,特别是一种加载悬浮型填料的内循环流化床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是一种新兴的废水处理工艺用设备,具有处理效率高、容积负荷大、抗冲击能力强、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种生物处理设备。
填料的选择是内循环流化床反应池的关键之一,它不仅决定了反应池能否高效运行,而且对投资、运行费用和正常操作的影响都很大。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填料主要以有机原料和惰性载体为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载悬浮型填料的内循环流化床废水处理设备,是在生化法处理废水中的内循环流化床中,投加悬浮型PVA填料,有效的清除和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质,达到净水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加载悬浮型填料的内循环流化床废水处理设备,包括与进水泵相连通的流化床反应池,所述流化床反应池中分别设置有可变孔曝气系统、悬浮型PVA填料和防流失网;所述流化床反应池与沉淀回流系统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泵通过原水管线连通流化床反应池。
进一步地,所述流化床反应池出液管线与沉淀回流系统进水口相连通,沉淀回流系统出水口通过回流管线与流化床反应池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可变孔曝气系统通过连通压缩空气管线至流化床反应池中 进行曝气。
进一步地,所述悬浮型PVA填料悬浮于流化床反应池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流失网设置于流化床反应池出水口处。
利用该设备采用生物化学处理方法,使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在流化床反应池中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清除和降解废水中污染物质,达到净水目的。
其优点在于:
1.减少1/3池容。
2.减少了价和运行费用。
3高效一体化。
4.提高MLSS,可以高达8000—10000mg/L。
5.TN和NH3-N,脱氮效果比传统A/O工艺提高2—5倍,氨氮含量在100mg/L时去除率可达到99.9%。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示意图。
图中:1、进水泵;2、流化床反应池;3、可变孔曝气系统;4、悬浮型PVA填料;5、防流失网;6、沉淀回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加载悬浮型填料的内循环流化床废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泵1,进水泵1通过原水管线连通流化床反应池2,流化床反应池2中分别设置有可变孔曝气系统3、悬浮型PVA填料4和防流失网5;其中,可变孔曝气系统3通过连通压缩空气管线至流化床反应池2中进行曝气,悬浮型PVA填料4悬浮于流化床反应池2内部,防流失网5设置于流化床反应池2出水口处;流化床反应池2出液管线与沉淀回流系统6进水口相连通,沉淀回流系统6出水口通 过回流管线与流化床反应池2相连通。
本设备中可变孔曝气系统3、悬浮型PVA填料4、防流失网5安装于流化床反应池2中,为该工艺设备的核心。
通过本实用新型设备处理污水的详细过程如下:
通过进水泵1将污水打入内循环流化床反应池2中,可变孔曝气系统3将厂区的压缩空气打入流化床反应池2中进行曝气,污水与空气在流化床反应池2底部混合,在床底直接曝气,一方面为微生物提供氧气,另一方面为载体填料的流动提供动力;废水向上与悬浮型PVA填料4载体相遇,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悬浮型PVA载体上生物膜的作用下进行生物降解,废水、载体及气泡在反应池中循环流动及空气的搅动,相互之间产生强烈的摩擦使悬浮型PVA填料4上的生物膜及时脱落,生物膜不断更新,并保持一定厚度。流化床反应池2出水通过防流失网5进行过滤,拦截悬浮型PVA填料4使之不能随出水带出流化床反应池2,出水流入沉淀回流系统6,通过沉淀将废水中的污泥沉淀,并将部分混合液回流至流化床反应池2,经过沉淀回流系统6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后续深度处理。
通过下述表1说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效果。
表1本设备处理效果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沃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沃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6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