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悬浮式河流生态围隔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6936.3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金中武;黄建成;杨文俊;姚仕明;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悬浮 河流 生态 实验 装置 | ||
1.一种多功能悬浮式河流生态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框架(2)、固定于铝合金框架(2)上的浮球(1)、托网(4)、围隔袋(3)、遮阳布(12)、搅拌系统(8)和水循环系统,所述铝合金框架(2)由多根铝合金杆焊接成网格式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托网(4)由高强度绳索交错编织形成网状,顶部开口,栓于铝合金框架(2),底部封闭;所述围隔袋(3)置于托网(4)之中,所述围隔袋(3)顶部开口,固定于铝合金框架(2)上,底部连接藻类植物过滤网(6),边壁连接于托网(4),所述围隔袋(3)透光不透水;托网(4)底部通过绳索连接有坠石(7);铝合金框架(2)上连接有牵拉绳索(13)、缆绳(5),扣环(14)与牵拉绳索(13)连接并固定于河岸边的木桩上;铆钉(9)通过缆绳(5)将围隔实验装置固定于河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悬浮式河流生态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布(12)的四角可固定于铝合金框架(2)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悬浮式河流生态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系统(8)由马达和搅拌旋桨组成,所述马达固定于铝合金框架(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悬浮式河流生态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由微型水泵(10)及与微型水泵(10)连接的吸水水管和排水水管(11)组成,所述微型水泵(10)固定于铝合金框架(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悬浮式河流生态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水泵(10)的规格为:混流式水泵,功率60kw,流量1000m3/h,扬程25m,吸入和排出口径300mm;所述吸水水管和排水水管(11)均为橡胶皮管,口径3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悬浮式河流生态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1)由聚乙烯泡沫塑料球制成,栓于铝合金框架(2)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悬浮式河流生态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隔袋(3)由高强度聚乙烯薄膜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悬浮式河流生态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框架(2)由17根铝合金杆焊接形成6个封闭的中空空格。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多功能悬浮式河流生态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铝合金杆的规格为:长×宽×高=1500mm×60mm×6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悬浮式河流生态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植物过滤网(6)由金属过滤网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69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碘吸收循环液中碘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声波式集渣量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