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矿道挖掘的潜孔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6728.3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恒 |
主分类号: | E21B10/46 | 分类号: | E21B1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挖掘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挖掘机械的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矿道挖掘的潜孔钻头。
背景技术
钻头是钻机用于钻孔作业的工具,潜孔钻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推动活塞往复运动,而受到活塞的频繁冲击和岩石的反复冲击磨损,容易产生疲劳损坏,导致矿道挖掘作业过程中,钻头产生断裂、不耐磨而早期失效,影响钻头的使用寿命以及施工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矿道挖掘的潜孔钻头,其使用时各齿受力分布均匀,延长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钻头包括钻头体,所述钻头体头部设有圆形的平面,位于平面外周设有环状斜面,所述平面与钻头体的轴线垂直,平面上设有若干个内齿,所述环状斜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边齿,所述平面上设置有至少二个连通钻头体内部气道的气孔,钻头体的环状斜面、内部气道及气孔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渗碳层;
所述环状斜面是倾角为35°-45°的锥状圆台的侧面,此结构边齿磨损较少,凿速可以相应提高;
所述内齿是由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齿根和齿尖构成,所述齿根是圆柱体或圆台体,所述齿尖是球冠体,此结构内齿磨损较少,凿速可以相应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是在钻头体的外周面和内部气道及风孔的内表面均采用了渗碳层,各齿在钻头端面上分布均匀,使钻头体的外周面和内部气道及风孔的内表面上均覆有一层能够提高钻头抗疲劳性能的硬化耐磨层,保证在破岩是各齿受力分布均匀,避免边齿在凿岩时受力不均而早期破坏,这样在中硬岩上打孔时,边齿磨损较少,凿速可以相应提高,钻头寿命长,避免了重复破碎,同时提高了有从气孔喷出的气体对各齿的冷却效果,大大延长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矿道挖掘的潜孔钻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内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环状斜面;1-2、边齿;3、平面;3-1、内齿;3-2、齿根;3-3、齿尖;4、气孔;5、钻头体;6、渗碳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的钻头包括钻头体5,所述钻头体5头部设有圆形的平面3,位于平面3外周设有环状斜面1,所述平面3与钻头体5的轴线垂直,平面3上设有若干内齿3-1,所述环状斜面1上均匀设有多个边齿1-2,所述平面3上设置至少二个连通钻头体5内部气道的气孔4,钻头体5的环状斜面1、内部气道及气孔4的内表面均设置渗碳层6;
所述环状斜面1是倾角为35°-45°的锥状圆台的侧面。
所述内齿3-1由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齿根3-2和齿尖3-3构成,所述齿根3-2为圆柱体或圆台体,所述齿尖3-3为球冠体。
各齿在钻头端面上分布均匀,并承受着大致相等的破岩面积,以保证破岩是各齿受力分布均匀,避免边齿在凿岩时受力不均而早期破坏,这样在中硬岩打孔时,边齿磨损较小,可以提高凿速,延长钻头使用寿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恒,未经李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67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