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气联合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6515.0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江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江坡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800 河北省廊坊市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联合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废弃联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废气危害性的认识逐渐提高,研究出了很多进行废气处理的方法和装置。而各种废气处理方法很多,各类装置也数不胜数,基于原理大体上以机械式、水喷淋式、化学式、高压静电式为主,并且一般以水喷淋或高压静电居多。
但这几种方式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如单纯的水喷淋方式,由于水膜在气流动力的作用下,在水膜间形成较大的空隙,达不到理想状态下净化剂和废气的全接触,因而一般净化效率低于50%;如压静电模式,电极板要经常性清洗,专业维修复杂,综合运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废气联合处理装置,它采用滤筒除尘与活性炭吸附为一体,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废气处理比表面积大,同时废气处理率高、运行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壳体1、进气口法兰2、分隔板3、滤筒4、活性炭滤框5、滤筒盖6、活性炭滤框盖7、排气口法兰8;壳体1的一端上方设置有进气口法兰2,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法兰8,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3和滤筒4,分隔板3的另一侧设置有活性炭滤框5,滤筒4的上端设置有滤筒盖6,活性炭滤框5的上端设置有活性炭滤框盖7。
工作原理:废气进入壳体1内部,通过分隔板3和滤筒4进行过滤,过滤完毕后进入活性炭滤框5内部再次进行过滤,过滤完毕后通过排气口法兰排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滤筒除尘与活性炭吸附为一体,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废气处理比表面积大,同时废气处理率高、运行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它包含壳体1、进气口法兰2、分隔板3、滤筒4、活性炭滤框5、滤筒盖6、活性炭滤框盖7、排气口法兰8;壳体1的一端上方设置有进气口法兰2,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法兰8,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3和滤筒4,分隔板3的另一侧设置有活性炭滤框5,滤筒4的上端设置有滤筒盖6,活性炭滤框5的上端设置有活性炭滤框盖7。
工作原理:废气进入壳体1内部,通过分隔板3和滤筒4进行过滤,过滤完毕后进入活性炭滤框5内部再次进行过滤,过滤完毕后通过排气口法兰排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滤筒除尘与活性炭吸附为一体,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废气处理比表面积大,同时废气处理率高、运行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江坡,未经杨江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65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化工筛板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遥控模型无线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