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均热装置的内部导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6125.3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9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哲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哲元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淡水***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热 装置 内部 导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均热装置的内部导流结构,尤指一种结构简易、组装便利且生产成本低廉的均热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上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及空间利用上的需求,各种具有快速热传导效率的导热组件亦已被逐渐广泛地应用,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I299781号「导热管及其制造方法」发明案中,即揭露了一种导热管,该导热管包含:一上部件,具有一凹部位于一下表面;一下部件,具有一凹部位于一上表面;一或多个中介板部件,位于该上部件以及该下部件之间,该中介板部件包含数条狭缝,构成沿一平面方向延伸的一蒸气路径,并连通该上部件以及该下部件的该等凹部,以形成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由该等狭缝以及该等凹部定义出来;一冷却剂,密封于该密闭空间内;以及数个毛细孔洞,形成于该中介板部件的一无狭缝部分,该毛细孔洞作为一供流动的毛细路径,为垂直延伸或是垂直且平行延伸,以连通该上部件以及该下部件的该等凹部。
然而,上述结构不但组成的构件较为多而复杂,且由于该上、下部件的结合,以及该中介板部件与上、下部件的结合,多是经由高温(约700℃,受限于中介板部件的材质,加热温度不可过高)长时间(约7小时)加热使其形成全周型熔合连结,且于加热过程中皆必须处于真空环境下,因此需要以专用的加热机具进行加工;如此一来,欲完成一前揭导热管的加工,必须以该专用的加热机具先将该中介板部件与上、下部件的其中之一加热结合,再将该中介板部件与上、下部件的另一加热结合,最后,将上、下部件相对加热结合,此种不断地反复烘烤加工,不但费时费事,亦造成极高的能源耗费,极不符合经济效益及环保诉求。
有鉴于已知的导热组件于生产时有上述缺点,创作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创作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均热装置的内部导流结构,其可减少组成的构件数量,并可适当简化组装程序,以增进整体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热装置的内部导流结构,其具有较简易的结构,可降低零组件的成本,进而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均热装置的内部导流结构,其至少包括相叠合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其特点是,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合侧表面分别设有结合面,且于该两结合面上的至少其中一面上设有数条交叉密集排列的间隔槽道,于各间隔槽道之间形成有相对凸起的凸部;该两结合面将该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相对结合,并使该间隔槽道形成相互连通的网状流道。
依上述结构,所述第一部件与该第二部件的两相对结合面上,皆相对称设有间隔槽道及凸部,并使二相对间隔槽道相对结合,以形成该网状流道。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网状流道设有对外连通的开口。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网状流道内部填充有热传导流体。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二部件于各结合面周缘之间设有侧结合部。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侧结合部选自焊接熔合材料或热固胶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部件的凸部与第二部件的凸部之间设有内结合部。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内结合部选自焊接熔合材料或热固胶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二部件的间隔槽道为凹陷结构体。
如此,本结构可减少组成的构件数量,并可适当简化组装程序,以增进整体生产效率;并可降低零组件的成本,进而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 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标号说明
1.....第一部件 11、21....凸部
12、22....间隔槽道 13、23....开口
14、24....结合面 2.....第二部件
3.....网状流道 30....热传导流体
4.....侧结合部 40....内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哲元,未经吴哲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6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件式水冷散热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子仪器的抱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