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刷无感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6085.2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小忠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刷无感 风扇 | ||
1.一种无刷无感风扇,包括:扇框、安装于扇框中的马达及扇叶和用于驱动马达转动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达包括有至少三个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圈,该电路板包括有:主控单元(1)、电源保护单元(2)、用于对风扇进行调速的PWM控制单元(3)以及与主控单元(1)电性连接的第一触发控制单元(11)、第二触发控制单元(12)、第三触发控制单元(13),其中,第一触发控制单元(11)、第二触发控制单元(12)和第三触发控制单元(13)分别与马达中的线圈A、线圈B、线圈C连接后并联,并与主控单元(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无感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单元(1)包括一控制IC,该控制IC包括有32个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刷无感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触发控制单元(11)包括有:两个连接的MOS管Q1和MOS管Q2及一三极管Q9,其中,MOS管Q1的源极连接电源VCC,三极管Q9的基极作为A正极端口(111)与主控单元(1)中控制IC的第31引脚电性连接,MOS管Q2的栅极作为A负极端口(112)与控制IC的第15引脚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刷无感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OS管Q1的栅极与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MOS管Q1的漏极和MOS管Q2的漏极连接,MOS管Q1的源极与栅极之间并联有一电阻R14和电容C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刷无感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A一端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漏极和MOS管Q2的漏极之间,另一端与控制IC的第10引脚电性连接;一由电阻R20和电阻R17构成的串联电路一端连接于MOS管Q1的漏极和MOS管Q2的漏极之间,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刷无感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IC的第24引脚连接于电阻R20和电阻R17之间,并作为A信号侦测端(11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刷无感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OS管Q1为P沟道MOS管,MOS管Q2为N沟道MOS管,三极管Q9为NPN三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刷无感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触发控制单元(12)的结构与第一触发控制单元(11)的结构一致,其具有B正极端口(121)、B负极端口(122)、B信号侦测端(1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刷无感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触发控制单元(13)的结构与第一触发控制单元(11)的结构一致,其具有C正极端口(131)、C负极端口(132)、C信号侦测端(13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无感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当风扇运转后,假设线圈A、B工作,电流流过的途径为:VCC正极端口、MOS管Q1、线圈A、线圈B、MOS管Q4、电源地,这时因线圈切割N和S极会产生不同方向的感生电动势,故而在线圈A、B通电期间线圈C的电压会有一个由正到负的变化过程,当C信号侦测端(133)侦测到这个信号后,控制IC会根据转过的角度确定换相动作;换相后线圈A、C导通,电流由VCC正极端口、MOS管Q1、线圈A、线圈C、MOS管Q6、电源地;随后依次导通线圈B、C,线圈B、A,线圈C、A,线圈C、B,打开MOS管Q3、Q6,MOS管Q3、Q2,MOS管Q5、Q2,MOS管Q5、Q4,实现控制风扇转动换向,并配合PWM控制单元(3)实现控制风扇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小忠,未经周小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60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投影仪支架
- 下一篇:用于果园的手推便携式采果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