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毁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3722.0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8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国贤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B65D51/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02 江苏省常州市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器具的领域,尤其是用于防伪盖的毁瓶装置,适用于酒类、农药、食品、药品等液体类灌装缩口瓶的防伪瓶盖的使用。
背景技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仿冒别人产品投入小,利润大,因此一些不法厂商对一些市场大、利润高、易生产制造的知名品牌进行大肆仿制,不仅损害了名牌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令人深恶痛绝。因此,打击假冒伪劣是维护经济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打击假冒伪劣,不仅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生产企业要采取措施,防止自己的产品被人伪冒。以酒类生产为例,生产厂家为了防止自己的品牌被人仿冒,纷纷从酒瓶外形、瓶塞、防伪标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防伪,但仍然防不胜防,由于目前罐装液体类的瓶装产品的防伪均集中在瓶子的表面及瓶塞上,因此不法分子可通过对此类产品回收酒瓶重新灌装的方法进行仿冒,一般消费者无法从外形上对此类假冒伪劣产品进行识别,因此,为此类瓶装产品设计一种便于识别的瓶内防伪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申请人曾申请了多个防伪装置,由于以前的防伪装置在使用前不能够很好的辨别瓶盖是否已被开启,或者还是已经是被别人篡改了,防伪技术还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毁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毁瓶装置,包括上内套、与上内套相对应的下内套,上内套的上端部开设有内导向套,上内套的底部边缘设有向外折的上折边,下内套的上口边缘上设有向外折的下折边,下折边的长度大于上折边的长度;
上折边和下折边之间压合有下扣片,下扣片的表面上环形开设有至少两个开口型插片和开设在中心位置的凹槽,下扣片上方设有与下扣片相对应的上扣片,上扣片边缘上环形设有与开口型插片相锁合的插脚和开设在中心位置的通孔;
内导向套内壁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帽,连接帽的下部内嵌有内衬套,内衬套顶端内侧连接有释放弹簧,释放弹簧的另一端穿过通孔顶设于凹槽内;
下内套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口,卡口内连接有第一锁瓶装置,下内套下端连接有第二锁瓶装置,第二锁瓶装置下端安装有下端开口的抓箍,抓箍内设有弧形拉板,抓箍内卡嵌有玻璃珠;
内衬套的顶端内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依次穿过释放弹簧、第一锁瓶装置、第二锁瓶装置,连接管内设有引针,引针一端与内衬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拉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玻璃珠的颜色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玻璃瓶的缩口结构形状和玻璃的脆性易碎的特点,通过一装置的直观性来判断玻璃瓶一次性使用的肯定性;用途广,主要用于酒类、农药、食品、药品等液体类灌装缩口瓶的防伪与瓶盖的使用;结构简单,全采用食品级不锈钢制造,远离塑化剂,零件采用冲压、精密铸造成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后完全打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组成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3.上内套,3-1.内导向套,3-2.上折边,4.下内套,4-1.下折边,5.下扣片,5-1.开口型插片,6.连接帽,7.内衬套,8.上扣片,8-1.插脚,9.释放弹簧,14.连接管,18.抓箍,18-1.弧形拉板,19.玻璃珠,23.引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一种毁瓶装置,包括上内套3、与上内套3相对应的下内套4,上内套3的上端部开设有内导向套3-1,上内套3的底部边缘设有向外折的上折边3-2,下内套4的上口边缘上设有向外折的下折边4-1,下折边4-1的长度大于上折边3-2的长度。
上折边3-2和下折边4-1之间压合有下扣片5,下扣片5的表面上环形开设有至少两个开口型插片5-1和开设在中心位置的凹槽,下扣片5上方设有与下扣片5相对应的上扣片8,上扣片8边缘上环形设有与开口型插片5-1相锁合的插脚8-1和开设在中心位置的通孔。
内导向套3-1内壁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帽6,连接帽6的下部内嵌有内衬套7,内衬套7顶端内侧连接有释放弹簧9,释放弹簧9的另一端穿过通孔顶设于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国贤,未经金国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3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粒机接料及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锁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