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3672.6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4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和龙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9/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杨秀达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广泛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对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可同时对资源的消耗也很大。现有热水锅炉主要有炉膛和锅桶组成,其热能利用率不高,对资源造成浪费,且维护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维护方便的热水锅炉。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筒体、内筒体、炉膛,在所述内筒体一端连接炉膛,所述内筒体设置在外筒体内,所述外筒体与炉膛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烟火道;在所述外筒体远离炉膛的一端法兰连接集烟清灰罩,所述集烟清灰罩上设有风机、清灰口;
在所述炉膛上设有炉门,所述炉膛包括内炉壁和外炉壁,所述内炉壁和外炉壁之间形成第三环形水腔,在所述炉膛上方连体设置与第三环形水腔相连通的加水口;
所述外筒体包括内筒壁、外筒壁,所述内筒壁和外筒壁之间设有间隙,在所述内筒壁和外筒壁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内筒壁、外筒壁、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水腔,在所述第一环形水腔内轴向设置若干根烟火管,所述烟火管的两端为开口且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烟火管连接在第二隔板上的一端和外炉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使烟火管与烟火道相连通;
在所述靠近集烟清灰罩一侧的外筒体上设置外筒进水管,在所述外筒体与加水口之间设置可拆卸式炉膛进水管,所述第一环形水腔通过炉膛进水管与第三环形水腔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的内筒壁靠近集烟清灰罩的一端设置挡火清灰板,所述挡火清灰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隔板上;
在所述内筒体的中心轴向设置两端开口的主火管,所述主火管和内筒体之间设有间隙,在所述主火管和内筒体远离炉膛的一端设置第三隔板,所述主火管的另一端与内炉壁密封连接,所述内筒体的另一端与外炉壁密封连接;所述主火管、内筒体、第三隔板和内炉壁之间形成与第三环形水腔相连通的第二环形水腔;在第二环形水腔内还设有若干根副火管,所述副火管的两端为开口且分别与对应的第三隔板、内炉壁连接;所述主火管、副火管的一端分别与炉膛连通,另一端与烟火道连通;
在所述主火管内轴向设置热水出水管,所述热水出水管的一端与主火管远离炉膛的一端的管壁密封连接且与第二环形水腔相连通,另一端经过炉膛设置在炉膛外。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炉膛内的火对主火管内的出水管道内的水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副火管对第二环形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主火管和副火管的余热流通到烟火道内,内筒体的外壁吸收烟火道内的余热对第二环形水腔内的水进行再次加热,外筒体的内壁同时也吸收烟火道内的余热对第一环形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烟火道内的余热同时再流通到烟火管内,对第一环形水腔内的水进行再次加热,最后通过风机将烟气排出。高温烟气通过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行,增加了吸热面积和吸热时间,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炉膛与内筒体的连接面上设置连接板,所述炉膛通过连接板与外筒体的外筒壁可拆卸式连接,方便锅炉的清理,维修,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板为双层,避免操作人员被烟气所烫,起到隔热作用。
所述双层连接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与第三环形水腔连通,使隔热效果更好,且还可以通过烟火管中的烟气对间隙中及第三环形水腔中的水进行再次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外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筒体与炉膛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筒体1、内筒体2、炉膛3,在内筒体2一端连接炉膛3,内筒体2设置在外筒体1内;外筒体1与内筒体2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形成烟火道4。
外筒体1包括内筒壁1-1、外筒壁1-2,在炉膛3与内筒体2的连接面上设置连接板5,炉膛3通过连接板5与外筒体1的外筒壁1-1可拆卸式连接;连接板5为双层,双层连接板5之间设有间隙。
在外筒体1远离炉膛3的一端法兰连接集烟清灰罩6,集烟清灰罩6上设有风机7、清灰口8。
在炉膛3上设有炉门,炉膛3包括内炉壁3-1和外炉壁3-2,内炉壁3-1和外炉壁3-2之间形成第三环形水腔9,第三环形水腔9与双层连接板5之间的间隙连通,在炉膛3上方还连体设有与第三环形水腔9相连通的加水口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和龙,未经陈和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3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器底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器的防坠落和防侧滑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