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道闸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2529.5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姜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敏深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6 | 分类号: | E01F13/0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王中云;王月玲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道路车辆管理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智能道闸设备。
背景技术
道闸通常设置在道路入口和出口处,用于车辆通行的控制和管理。普通的道闸功能多较单一,通常通过人工手动、遥控控制,或是通过ID卡、摄像头认证身份进行管理和控制,操作费时费力,智能化程度较低,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人工控制较难认证车主身份,另一方面一旦车主的车卡等身份认证证件丢失,很容易造成车辆被盗。目前也有智能道闸,多采用指纹识别的模式,但这种道闸多适用于长期固定的车主,对短期临时的车主来说,使用这种道闸将加大道闸的维护成本。此外,现有的道闸闸杆多采用金属材质,形状为规则的长方体结构,闸杆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一般,闸杆起落过程中阻力较大,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道闸装置的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结构美观、使用寿命长的智能道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道闸,包括闸杆和机箱,闸杆通过闸杆轴插接在机箱上,闸杆为刀型,闸杆的纵剖面上部为方形,下部为弧形,闸杆的上下宽度由靠近机箱端到远离机箱端逐渐减小;机箱内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减速箱,减速箱连接闸杆轴;机箱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ID卡识别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和指纹识别装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控制器还连接有数据库设备;机箱上端为可开闭的机箱顶盖。
优选的是:机箱为长方体,面对车辆驶来的机箱面上均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与控制系统相连。
优选的是:闸杆的端面上设置有照明装置。
优选的是:闸杆上的照明装置采用LED灯。
优选的是:闸杆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道闸,具有红外识别、指纹识别、ID卡识别多种模式,对长期相对固定的车主采用红外识别、指纹识别的控制模式,对短期临时车主采用ID卡识别的控制模式,方便实用。(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道闸闸杆进行了特殊的设计,采用了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闸杆的形状为刀型,下端面为弧形,闸杆运动过程中可有效减少空气阻力,起落灵活使用寿命长。(3)闸杆端面上设置照明装置,方便夜间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智能道闸,包括闸杆1和机箱2,闸杆1通过闸杆轴3插接在机箱2上,闸杆1为刀型,闸杆1的纵剖面上部6为方形,下部7为弧形,闸杆1的上下宽度由靠近机箱2端到远离机箱2端逐渐减小;机箱2内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减速箱,减速箱连接闸杆轴3;机箱2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ID卡识别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和指纹识别装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控制器还连接有数据库设备;机箱上端为可开闭的机箱顶盖4。
机箱2为长方体,面对车辆驶来的机箱面上均设置有显示屏5,显示屏5与控制系统相连。
闸杆1的端面上设置有LED灯作为照明装置;闸杆1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性好。
对于短期出入的车辆可以选择采用ID卡作为身份识别装置;对于长期出入的车辆,驾驶者相对固定的车辆可采集驾驶者的指纹,录入指纹数据库,进出时通过指纹采集装置验证驾驶者的指纹与数据库指纹比对验证驾驶者的身份;对长期出入驾驶者相对不固定的车辆可选择在车内安装红外发射装置,道闸上的红外接收装置进行身份验证,提高进出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敏深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敏深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2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热切分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市污水厂进水毒性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