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温隔热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1929.4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金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816 | 分类号: | B65D85/816;B65D8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隔热杯。
背景技术
盛放方便面等食品的杯子,由于其需要放入热水等热介质,容易引起杯身发烫的问题以及冷却过快等问题,故而,我们提出了在杯体设置空气层的技术方案。但杯身在放入热介质之后,热量传递至空气层,容易引发整个杯身膨胀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温隔热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保温隔热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具有内层杯体,在内层杯体的侧围外侧设有封闭层,封闭层与内层杯体的侧围间形成密闭的空气隔热层,在封闭层设有透气孔。
进一步,透气孔布置在封闭层的底部。
进一步,透气孔环形阵列于封闭层底部。
进一步,透气孔直径介于1-2mm。
进一步,透气孔呈圆形、三角形或者方形。
进一步,所述封闭层采用纸质材料构成,该纸质材料的封闭层内侧具有内面冷热阻隔层,封闭层外侧设有外面冷热阻隔层。
进一步,所述内面冷热阻隔层为厚度为10微米的低密度聚乙烯膜。
进一步,所述外面冷热阻隔层采用厚度为30微米的尼热可塑性合成树脂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透气孔的设置能有效保证保温隔热杯的空气隔热层在膨胀过程中排气,防止杯体因膨胀引起形变,进而影响保温隔热杯的正常使用。
2、该保温隔热杯透气孔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实用性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保温隔热杯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保温隔热杯,包括纸质杯体,所述杯体具有内层杯体1,所述内层杯体具有一个作为杯身的侧围和一个布置于侧围端部的杯底4,所述侧围的周径自杯口朝向杯底方向呈逐渐收缩状,在内层杯体的侧围外侧设有封闭层2,封闭层与内层杯体的侧围间形成密闭的空气隔热层,空气隔热层的平均间隔距离介于0.1-5mm,空气隔热层可等间距布置,亦可非等间距布置,在封闭层设有透气孔3。封闭层采用材质与内层杯体材质一致或者隔热性能较佳的其它材料,诸如采用纸质材料构成的封闭层,而该纸质材料的封闭层内侧具有内面冷热阻隔层,而封闭层外侧设有外面冷热阻隔层。所述内面冷热阻隔层为厚度为10微米的低密度聚乙烯膜,外面冷热阻隔层采用厚度为30微米的尼热可塑性合成树脂膜。
在使用过程中,当内层杯体受热后,热量传递到空气隔热层内,引起空气隔热层内的空气膨胀,当空气隔热层的空气膨胀后,该处的空气通过透气孔排出,进而就不会引起封闭层与内层杯体形变,当保温隔热杯处于常温状态,空气隔热层的空气收缩,外界空气可通过透气孔进入空气隔热层。
为了透气效果更理想,本实用新型可作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透气孔布置在封闭层的底部,整个封闭层的下端部采用卷边结构,U型卷边结构粘合于侧围的下端部,在粘合的同时,采用模具将透气孔成型。
本实用新型可作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透气孔环形阵列于封闭层底部;本实用新型可作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透气孔直径介于1-2mm。
所述透气孔呈圆形、三角形或者方形,规则的外形有利于模具的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19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物转运机架
- 下一篇:大钢模眼砂浆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