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盘发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1505.8 | 申请日: | 201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2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贤华;陈永燕;秦红梅;李扬;李志伟;向世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贤华 |
主分类号: | A47G23/00 | 分类号: | A47G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3 重庆市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事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餐盘发放器。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食品卫生是大事,餐具卫生也不是小事,特别学校、公司、政府部门等食堂或是大型餐厅,更是需要重视。
在餐盘的取用的过程中,发现有下述问题。
如果就餐者不讲卫生,饭前不洗手,取餐盘时,挑肥拣瘦,拿了这个餐盘拣另外一个餐盘,不但弄脏几个餐盘,而且使细菌到处传播,很不卫生,影响同餐者身体健康,使同餐者不安心就餐。
就餐者取餐盘不按顺序取餐盘,会导致所有的餐盘摆放凌乱,磕碰较多,缩短餐盘寿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减少餐盘的损坏机率,延长餐盘使用命,减少细菌传播机率,提高人们的寿命的餐盘发放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餐盘发放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操纵机构,分度机构,餐盘入口槽1及餐盘出口槽6组成;餐盘入口槽1高度H1及餐盘出口槽6高度H2相等,H1=H2=17mm至21.5mm,餐盘入口槽1和餐盘出口槽6与分度盘壳体4为焊接;分度盘3的槽孔2为12个,相互间夹角为30°,高度h1=1.5mm至12mm,宽度255mm至260mm,长度255mm至347mm,分度盘槽孔与槽孔间为非金属材料;分度盘3、棘轮8、手动柄10与转轴5连接。
操纵机构由止回棘爪7,棘轮8,弹簧9,手动柄10,主动棘爪11 组成,分度机构由槽孔2,分度盘3,分度盘壳体4,转轴5组成,棘轮轮齿12个,相互间夹角为30°;止回棘爪7的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且紧靠棘轮8的齿面,主动棘爪11的一端与手动柄10连接,另一端依靠弹簧力紧靠棘轮8的齿面。
附图说明
图1是餐盘发放器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餐盘发放器操纵机构由止回棘爪7,棘轮8,弹簧9,手动柄10,主动棘爪11组成,分度机构由槽孔2,分度盘3,分度盘壳体4,转轴5组成,餐盘入口槽1及餐盘出口槽6组成。
餐盘入口槽1高度H1及餐盘出口槽6高度H2相等,H1=H2=17mm至21.5mm,餐盘入口槽1和餐盘出口槽6与分度盘壳体4为焊接。
分度盘3的槽孔2为12个,相互间夹角为30°,高度h1=1.5mm至12mm,宽度255mm至260mm,长度255mm至347mm,分度盘槽孔与槽孔间为非金属材料。
分度盘3、棘轮8、手动柄10与转轴5连接。
止回棘爪7的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且紧靠棘轮8的齿面。
主动棘爪11的一端与手动柄10连接,另一端依靠弹簧力紧靠棘轮8的齿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贤华,未经朱贤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1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