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能源智能耦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9518.1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程武山;胡小飞;李中彩;韩坚洁;廖志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2/02 | 分类号: | F24D12/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能 智能 耦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能源智能耦合系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实现太阳能、地热能、燃气能三种能源之间智能转换的多能源智能耦合系统,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但是太阳能有两个严重不足:一是能流密度低;二是其强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这两大缺点大大限制了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能源利用技术。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电能,即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地源热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保效益,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地源热泵长期运行将会使土壤温度场得不到有效恢复,蒸发温度及冷凝温度波动较大,热泵机组运行效率较低。
燃气炉能够非常迅速、方便地为人们提供热量,并可用热水提供采暖和制冷;但如果单独采用燃气炉生产热水,将消耗大量的常规能源。
综上所述可见,如果将太阳能与地源热泵及燃气炉构建在一起,“取长补短,合理补给”,将具有显著的环保节能效果和经济价值,但至今未见相关技术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能源智能耦合系统,以实现太阳能、地热能、燃气能三者之间的耦合利用,且可根据不同环境温度进行智能转换,达到最佳的环保节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能源智能耦合系统,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太阳能—地热能—燃气能耦合系统,所述的太阳能—地热能—燃气能耦合系统包括一个三通电磁阀,所述的环境温度传感器和三通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控制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推理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环境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推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数据推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数据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三通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太阳能—地热能—燃气能耦合系统包括真空热管集热器、集热系统循环泵、蓄热水箱、太阳能热水循环泵、热泵主机、室外地埋管、室外地埋管循环泵、燃气壁挂炉、室内末端循环泵、采暖盘管和三通电磁阀,所述真空热管集热器与蓄热水箱相连接,所述蓄热水箱通过太阳能热水循环泵分别与采暖盘管、热泵主机、室外地埋管和燃气壁挂炉相连接;所述热泵主机的一路通过三通电磁阀与燃气壁挂炉相连接,另一路通过蓄热水箱和集热系统循环泵与真空热管集热器相连接;所述室外地埋管的输入端与热泵主机相连接,所述室外地埋管的输出端通过室外地埋管循环泵和三通电磁阀与燃气壁挂炉相连接;所述采暖盘管的一路通过热泵主机分别与室外地埋管和燃气壁挂炉相连接,另一路通过室内末端循环泵、蓄热水箱和集热系统循环泵与真空热管集热器相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的三路端口分别与热泵主机、室外地埋管循环泵和燃气壁挂炉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蓄热水箱与集热系统循环泵的连接管路上设有膨胀定压罐。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太阳能热水循环泵与室外地埋管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分水器。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室外地埋管与室外地埋管循环泵之间设有集水器。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采暖盘管与热泵主机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分水器。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采暖盘管与室内末端循环泵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集水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能源智能耦合系统,通过将太阳能与地源热泵及燃气炉构建在一起,实现了太阳能、地热能、燃气能三者之间的耦合利用,不仅具有各自特有经济、环保的特性,而且可取长补短、合理补给;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根据环境温度进行智能转换控制,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节能效果,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能源智能耦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地热能—燃气能耦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热管集热器;2、集热系统循环泵;3、蓄热水箱;4、太阳能热水循环泵;5、热泵主机;6、室外地埋管;7、室外地埋管循环泵;8、燃气壁挂炉;9、室内末端循环泵;10、采暖盘管;11、三通电磁阀;12、膨胀定压罐;13、分水器;14、集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9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助式智能理发系统
- 下一篇:用于改进燃烧操作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