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铆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9053.X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宋思宇;秦江峰;姚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虹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60 | 分类号: | B29C65/6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上下塑壳铆合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铆合装置。
背景技术
塑壳式电流互感器在装配时需通过铆钉将上下塑壳铆合在一起,传统的方法都是采用人工的方法:(1)将铆钉放入塑壳的装配孔中;(2)塑壳下装配孔用铁质尖锥固定;(3)塑壳上装配孔用铁质尖锥向下敲,使铆钉和塑壳铆合在一起。目前人工的方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效率慢;2.铆合后上下塑壳配合不紧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铆合装置,它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使铆合后的互感器的上下塑壳配合紧密,且铆合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铆合装置,包括底座、用于固定互感器塑壳装配孔的定位夹击具、用于将铆钉压向互感器塑壳的压杆和操作杆,所述定位夹击具固定于底座的顶部,定位夹击具呈尖端朝上的钉状,所述压杆垂直底座设置于定位夹击具的正上方,所述压杆的下端为压头,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供压杆穿过并与之滑动配合的导孔,所述操作杆控制压杆做垂直底座的往返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压杆上套设有回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压杆的上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回位弹簧位于限位件与支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为与压杆上端螺纹连接的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由垂直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杆以及与支杆连接的支撑块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块的主体部分在一侧与支杆连接,支撑块的主体部分的另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脚,两个支脚上同轴设置供压杆穿过的导孔。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为手柄,另一端为U型叉,所述U型叉在其两个叉脚的中部与压杆位于两个支脚之间的部分形成铰接,其铰接旋转轴平行于底座,U型叉的两个支脚在端部对应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条形孔,所述支撑块的主体部分的中部固定有导柱,所述导柱位于条形孔内,并且条形孔与其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导柱为固定于支撑块上的螺杆,螺杆穿出条形孔,并通过螺母对U型叉进行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块通过一体设置于其上的夹装部夹装在支杆上,并通过螺栓紧固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夹装部、支脚与支撑块的主体部分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定位夹击具将互感器塑壳定位,通过操作杆控制压杆下压,压杆的压头将铆钉压向互感器塑壳,使铆钉和互感器塑壳铆合在一起。主要有如下优点:1.省力;2.结构简单,效率高;3.铆合后使互感器的上下塑壳配合紧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定位夹击具;3、压杆;4、操作杆;5、支杆;6、支撑块;7、回位弹簧;8、限位件;31、压头;41、手柄;42、U型叉;43、条形孔;61、主体部分;62、支脚;63、夹装部;64、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虹仪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虹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90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