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8732.5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曼曼;谢赛南;董长帅;吴亮;袁力;汪文芳;李学明;徐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43M99/00 | 分类号: | B43M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的存放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集分类和防尘于一体的笔的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笔的存放装置一般是笔筒,但是以往的笔筒往往功能过于单一,而且各种各样笔混杂在一起,无法有效地分类,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笔的使用过程中,有时笔帽不经意间忘记或者放错位置,笔杆也就容易丢失,倘若日后找到笔帽,却发现相配套的笔杆已被扔掉,长此以往会造成相当大的资源浪费;缺失了笔帽的笔杆,其油墨会将笔筒涂脏,另外笔筒长期放在办公桌上,笔筒和笔杆上经常会落满灰尘,容易出现油墨凝聚、返粗、结晶等现象。长此以往,油墨不但书写不流畅或写不来,而且还会有吐墨、积墨或渗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兼顾防尘与分类为一体的笔的存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底座、地脚。所述的上盖扣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主体呈长方体结构,设有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呈阶梯状,与第二区域相连,组成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结构,第二个区域设有长方形槽,与第三区域相连,所述的第三区域是长方形槽,与第一、二区域相连,组成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结构。所述的第三区域在所述的底座前端,贯穿所述的底座。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呈人字形屋顶状,所述的上盖扣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上盖前面设有两侧对称的两扇窗户,正中部设有门,顶部左端设有烟囱。采用上述设计是为了防止由于笔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沾上灰尘,屋顶状的设计整体彰显出温馨自然。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区域呈阶梯状,分为三阶,第一阶最高,第二阶次之,第三节最低,其中第一、三阶上设有4个内径为20毫米的圆孔,略大于一般钢笔水笔的最大外径,其中第一阶圆孔用来放笔帽,第三阶圆孔用来放整支笔;第二阶的圆孔内径15毫米,用来放缺失笔帽的笔杆,且孔的底部设置外形呈圆锥形,内部有一定弧度的腔体。采用上述结构是为了能够将笔很好的分类,满足不同笔种的需要,并且有足够储存空间。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阶孔底部设置外形呈圆锥形,内部有一定弧度的腔体,其作用是为了防止水笔的笔墨流出,同时也为了防止没有笔帽的水笔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笔尖内的笔墨变干而不能使用。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区域,是长为50毫米、宽为35毫米,高为80毫米的槽,在所述的底座的右端,所述的第二区域与所述的第一区域左右相连,并且方形上端随所述的第一区域的走向设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个区域,是长为160毫米,宽和高均为35毫米的槽,在所述的底座最前端,且高度最低。采用上述设计是为了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能存放除笔以外的学习用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所用的材料为木材。采用上述设计降低了制作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房屋状整体结构,并且设有三个区域,使得整体结构自然美观;并且具有防尘和有效分类的优点,直接而快速地解决使用笔过程中的浪费和防尘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底座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盖、2.底座、3.窗户、4.烟囱、5.门、6.地脚、7.内凸台、8.外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主要包括上盖1、底座2、窗户3、烟囱4、门5、地脚6、内凸台7、外凸台8。所述的上盖1由上盖1上的内凸台7和底座2上的外凸台扣合相配在底座2上,所述的上盖1前面设有两侧对称的两扇窗户3,正中部设有门5,顶部左端设有烟囱4。所述的底座2底端设有地脚6。所述的上盖1和所述的底座2相互配合,形成房屋结构。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座,所述的底座2上设有第一区域9、第二区域10、第三区域11,所述的第一个区域9,与第二区域10相连,组成所述底座2的长度方向,所述的第二个区域10,与第三区域11相连,所述的第三区域11,与所述的第一区域9和所述的第二区域10相连,组成所述底座2的宽度方向。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8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